第五卷 权倾天下 第五百一十一章 酬功

锦衣为王 淡墨青衫 1638 字 2022-09-20

皇帝这是有点儿不讲理了,但盛怒之下,却也没有人敢来劝谏。年俸在百石以上的就包括了所有的勋戚亲臣,还有武职六品以上的武官,悉数在内。

而很多人都听了出来,强迫观刑的,却并没有文官在内。

看来皇帝这一次对文官的表现还算满意,李贤和寇深等人临危不惧,而寇深也在告变诸人之中,同时,马昂协助平乱,也算出了不少的力。后来幼军和锦衣卫军纪有失控的迹象,在张佳木下令平乱之前,还是马昂在京城中四处灭火,所以,也算立功非小。

至于普通的文官虽然在长安街乱时四散逃走,但此辈手无缚鸡之力,硬叫他们也参加平乱,也是强人所难,向来豁达仁厚的皇帝当然不会怪罪文官了。

而文官至始至终没有参加到乱事之中,这才是皇帝最为激赏的地方

曹吉祥的命运在寥寥数语中就论定了,一个太监,不论是文臣武臣都不会喜欢他,太监的悲哀就在于此,皇帝信任的时候权力可能是无限的,但一定失去皇帝的信任,则眨眼间就会轰然倒下。

不象武官或是勋戚,又或是文官,彼此声气相连,倒霉落难时总有人援手,而太监却是人人喊打,后宫之中也没有道义可讲,一旦落水就是人人痛揍的局面。

“接下来,论功行赏吧”

皇帝在御座上来回走了几步,身后黄色的宫殿群在阳光下散发着神圣的光彩,宫中积雪早就打扫干净,现在的皇帝又是恢复了沉稳自信,一切如常,庞大的帝国仍然有条不紊的在皇帝的统治下运作着。

哪怕就是赏赐,也是按他的意志

“内阁和五军都督府会议过了,锦衣卫臣张佳木有大功于国,当列为功臣第一等第一人,都指挥同知刘勇助守锦衣卫官衙,指挥使朵儿率众夷平曹钦住宅,断其后路、庄鸣、王勇守备宫城、吴谨、马昂、孙镗告变平乱、指挥使任怨、孙锡恩等率部平乱、幼军副将程森率部入城平乱、钦天监冬官正陈怀忠告变首功,如此等,可列为功臣第二等。其余将佐差官吏有功绩,不必一一列名,可为第三第四等,如何赏赐,人臣不敢擅拟,请陛下做主。”

其实明朝赏赐军功是有一定有规矩,按斩首,夺旗、登城等等,有一定之规,并不是随意记功授爵。

一直到明末,直到崇祯吊死之前,爵禄也不曾泛滥过,左良玉坐拥重兵,崇祯再三考虑给左良玉一个面子,激励他和张献忠死拼,也不过就是一个平贼将军,就这样,左良玉也是高兴的直窜。

后为爵禄泛滥,公侯伯满地走,总兵副将多如狗,王朝灭亡之象,也就是很显然的事了。

但这一次的平乱,也不能纯然按军功来算。

诚如皇帝适才所说,这是一场危及社稷和帝王安危的大乱子,造反的武官和军队超过万人,平乱用的两万余人,这么一场乱子就在京城之中,禁城之外,这是何等惊心动魄的一件大事如果赏赐不厚,又如何指望在将来再有乱事的时候,人人拼死向前,个个争先而斗?

至于如何赏赐,内阁和五军都督府虽然分了几等,但距离怎么赏,却在皇帝的心念之间。而现在众人最担心的,就是过份逾越之赏。

论起实权,一个张佳木抵整个内阁加兵部和五军都督府,论起威望,李贤等人是拍马也跟不上了。

至于小英国公等诸家勋戚更是差的老远,根本没法儿比。

可张佳木的年纪不过二十左右,现在就有逾份之赏,十年二十年后,张佳木犹是盛壮,皇帝可能换了两代,阁臣更是后生晚辈,谁能遏制张佳木的权力膨胀?

但有功不赏,也是万万不行。

皇帝面露犹豫之色,不过,也只是一掠而过,只过了一小会儿,他就向着张佳木大笑道:“卿这一次立功至大,朕都不知道怎么封赏是好了?”

“皇上拿臣消遣了,臣的一切都是皇上赐给的,皇上就是什么也不给,臣还能怨望吗?那是那样,臣还算是人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