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剑指开封(二)

如画江山 淡墨青衫 2166 字 2022-09-20

提起这些耕作之事,堂中的众将自然是全无兴趣。就是伍定国,曾经担任屯田校尉,后来又任屯田将军,管理几百个下属,四处奔波,选育良种,督查农田水利,甚至哪个寨子死了牛,亦要汇报到他的案头。只是军人生性渴望在战场上建立不世的武勋,象这样的事,他一旦卸下之后,便再也不会插手其中。

此时见张守仁讲到耕战之事,想想地盘日大,管理的的民众越发的多,以前任屯田将军时就不胜其烦,待到此时,若是仍让他专责此事,却是打死也不肯干了。

他满脸苦笑,见旁人不敢出声,只得向张守仁答话道:“大帅,人口变多,地盘变大,还需以专人专责,管理此事为好。最好,是单独成立部门,以收全责全力之效。”

张守仁摇头道:“部门越多,越办不了事。想那蒙兀人,有大断事官按大扎撒处理民政,有下属各官专理马政、军事、宿卫,各以专职,人数甚少。每有错漏,就是管事官的责任。大别山里,我是没有办法,山路崎岖狭窄,只是委以各屯田校尉分权,在这颖州附近,只需将民政尽委州官县令,不宜多添部门,徒耗官帑。”

他冷笑道:“我的州县官,还有下属的那些辅佐官员,需得按职责踏实办事,若是还效仿前宋和本朝的文官,在袖飘然,宛若神仙,实际的政务却只交给小吏去办―――我就让他们真的去做神仙!”

又见伍定国满脸释然,张守仁不禁失笑道:“你是我麾下一员猛将,我怎么舍得让你老去耕田。”

他站起身来,向众人道:“收整部曲,安抚伤患,厚葬死者,这些是当务之急,你们立刻去做起来。”

众将连忙躬身,向他答道:“是!”

眼见各人退出,张守仁招过一名亲兵,向他令道:“去唤张仲举来。”

那张仲举自从被李勇唐伟二人俘获后,凭着识得文墨,言语狡猾,心智多变,居然也在张守仁身边,搏得一个幕僚的身份。

众将私下里劝谏,这种小人唯利是图,断然不可信任。张守仁却是放声大笑,向各人道:“他唯利是图是最好不过,我一直让他有利可图,让他明白我这里才是利益最高之所在,他自然是一心为我效力。人么,知道趋利,便知道避害啊。”

自得颖州后,张守仁建牙称帅,地位声势已经与往日绝然不同。除了张仲举这样的实才,还有许多名士大儒、乡野隐士等蜂然而投。

他到不重视这些满口经义,却很少和道变通的儒生。只是蒙兀人最瞧不起这些文官,在他们看来,这些读书人手不能提,肩不能挑,打仗不行,做事也不行,真不知道世界上还专门有读书为职业的人。因为这种理念,自成吉思汗起,蒙兀人一直将儒生视为下九流。就算是忽必烈兴起后,重视汉族大地主与名士,却也是绝然瞧不起纯粹的儒生。故语相传,忽必烈曾经在山东亲手射了孔子像一箭,不论事情是否属实,却也是整个蒙兀统治阶层对儒家态度的一种体现。

张守仁亦是讨厌儒学的僵化与保守。只是他深知一点,在中国小农经济的社会条件下,交通不便,资讯困难,对那些目不识丁,不知道外界消息的农夫来说,能解读朝廷谕令和官府黄纸的,便是那些摇头晃脑,满口子曰诗云的儒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