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四章 出现

大明1617 淡墨青衫 2551 字 6个月前

有两个轮子推着火炮,每门炮有七八个人跟着,然后好象是有马拉着车跟在火炮后头……众人关注的是火炮的细节,炮管比红夷大炮短些,但比普通的大明火炮长,火炮的两个轮子很大,高出炮身不少,火炮似乎并不太重,七八个兵推着飞跑,大车跟在后头……

“二十四门炮。”看了半天,炮兵们跟着步队继续向前,似乎还没有停下修筑炮兵阵地的打算,有人终于把火炮的数字给算清楚了。

“这等炮,似乎比红夷大炮小,但比大将军,二将军炮的炮管要粗很多。”

“没有炮架,就架在轮子上打放?”

“这倒是方便啊,可以用于野战,方便的多。”

“末将三十年前曾经追随老麻总爷去打倭寇,王师多用大将军和二将军炮,每炮重一千五百斤到两千余斤,推运困难,先攻平壤时立功不小,其后便很难发挥作用,朝鲜多山多水,炮队转运困难,若是眼前这些火炮,那就方便许多,恐怕死伤也要小很多。”

说话的是一个年纪六旬的老将,年轻时应该是追随麻承恩的叔父麻贵去征伐过日本人,参加过平定壬辰倭乱的援朝之役,明军在朝鲜战场上的表现早期十分犀利,后来碧蹄馆之役后,李如松伤心家将内丁的损失,不再愿再赴朝鲜战场,朝廷因此派了东李西麻的麻贵去朝鲜战场,西北秦军将士,也因此有不少人随麻贵奔赴战场,多次击败日军主力,越过汉江,将日军压在朝鲜的沿海地方。

明军表现最好的地方,一是骑兵,第二便是炮兵,这都是日军欠缺的地方,失败在所难免。

蒙古人显然也发觉了炮队的存在,队伍中一阵骚动,大股的骑兵来回奔驰着。

“看来北虏是要先击跨这支援兵了。”张九德转向麻承恩,说道:“麻总兵,这是和裕升的兵吧?”

“军门大人慧眼,”麻承恩道:“确实是和裕升的兵马。”

“唉。”张九德道:“从行军,列阵,炮队出现,车营,无不是精中求精,这军队,是拿银子堆出来的,除了传闻中富可敌国的和裕升,本官想不到还有哪个军镇能有这样的一支强兵出现在榆林城下。”

张九德目光变得十分凝重,他又道:“看来和裕升的实力远超出众人想象。”

陈洪范和王威,武之望等人,俱是面色凝重,陈洪范心中还有侥幸心理,他希望这支军队不要如表面上的那样强大。

榆林总兵的位子,陈洪范也觊觎很久了,以他的资历也够格当总兵,如果这一次抓住麻承恩的痛脚,就算是“西麻”在西北一带有强大的潜实力,麻承恩仍然得让位,到时候陈洪范的机会就来了。

这时候,数里之外的荒野上,传来了阵阵号角呜咽,陈洪范精神一振,说道:“看来北虏要冲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