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九十七章 得旨

大明1617 淡墨青衫 2605 字 5个月前

天启说到这里,终于对蓟镇之事有所处置,说道:“各城门打开,速速将逃民安置于城内,并开粥厂安抚,逃民皆朕赤子,天气寒冷,不要叫他们冻饿倒毙在京师街头。”

“奴婢得旨。”

“着厂臣谕蓟辽总督,顺天巡抚,蓟镇总兵官,令其详细来报,边镇情形究竟如何。和记商团军以多少兵马犯边,是否已经攻打关门,其有何要求,速速详细报来。”

“得旨。”

“并命总理京营戎政,协理京营戎政大臣小心戒备,从今日起,京师戒严。”

说到这里,天启有一些疲惫,年轻的帝王脸上感觉到有一些难堪。

他犹豫再三,说道:“包围和记商行的五城兵马司人员撤回,毋得再生事端。”

司礼太监赶紧躬身,答道:“奴婢得旨!”

这一次皇帝没有再说什么,不过司礼太监也没有退出去,他知道皇帝可能还有什么想起来要问的东西。

此次针对和记是几个没有明显党派背景的给事中和御史的提议,当然也不是摆明了说要禁绝和记,大家都不想背这口黑锅。

不过既然张瀚老老实实的回到了新平堡,眼看和记大赚特赚,替草原上的商团军赚取军费,稍加抑制看看和记的动向,似乎也是相当不错的选择。

这事应该是崔呈秀和霍维华几个提出来,魏忠贤允准执行的大事。施行下来,封天津港,禁绝和记车队,虽未到最终查封所有和记商行的地步,但所行距离这一步也差不多。

原本相当顺利,连天启知道后也没有想到和记这般决绝,完全不顾张瀚还在新平堡中,居然就这么兴起大军来犯。

天启心中也是惊疑不定,难道和记内部出了问题,有人要替代张瀚?

思想起来这种可能性不大,朝中现在已经明白,和记就是张瀚一手带出来的团体,张瀚才是其真正的核心,短时间内,应该不会有人有这种威望来取其代之。

换一种思路的话,可能是有人借此来威胁,以使朝廷投鼠忌器,封个港口和记都不惜大军进犯,如果朝廷对张瀚有什么举措,怕是就得面临真正的战争了。

“彼辈也算是忠心耿耿。”天启心中不知道是何滋味,他摇了摇头,轻叹道:“可惜这种忠心用错了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