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零三章 将门

大明1617 淡墨青衫 2335 字 5个月前

许显纯斜睨各人,见十来个宣大过来的武官都还撑的住,便是将自己眼前案上的酒杯一举,说道:“各位将军,咱们都是有过错的人,你们在京师也未必有亲朋,不会有人在路上奠酒送行,咱们在这里多饮几杯吧,黄泉路上,搭一个伴。”

宣大过来的武官都是西北各镇挑出来的豪杰汉子,都是武官中操守好,能力强的厮杀汉。这样的汉子一般都是将门出身,有一腔热血和忠义之心,洪承畴和卢象升在大同一年多时间,挑出来的将领都是合自己心意的忠枕勇武之辈,这一次战场厮杀惨败,这些人被部下裹挟,未曾在战场死战,亦未受伤,被逮拿至京师后,他们当然也曾不服和叫屈过,后来却是自己想通了,一万多人被打跨,巡抚和兵备道都战死了,他们身为将领却逃脱性命,国法无情,杀头其实不冤枉。

听到许显纯敬酒,众军汉却是有些不屑的样子,后来一个粗豪军汉一拍腿,对许显纯道:“许大人,你是锦衣卫指挥,说实在的我们这些厮杀汉子向来不把锦衣卫的人也当武臣,说更难听点,是一直瞧不上你们。咱们西北将军出身的,不尿你们这一壶,也不象那些文官儿怕你们。若是在大同哪,咱们最多表面敬着你,心里骂着娘,躲着你远远的就是。今日大伙真的是要一起掉脑袋,这是一。其二,我们这些人是死在和记手里,打仗打输了,没甚说的。听说你许大人也是栽在和记手里,算是死在一个题目上。到了地府,也就不分什么锦衣卫九边,都他娘的大明朝的死鬼,来,咱贺人龙敬你一碗!”

许显纯知道这粗豪汉子出身却是不凡,西北将门贺家出身,少年时就很有名,打起仗来有点疯劲和不要命的劲头,万历年间中过武进士,对将门来说是一个很不错的加分,现在三十左右的年龄位至守备,说话就能转为游击,一声“将军”的名号是跑不掉的。以贺家在延绥甘肃一带的势力,最终把贺人龙扶到总兵的位子上也不是什么难事,可惜贺人龙的事业完了,性命也保不住,贺家是有些势力,但贺人龙这一次是被乱兵裹挟逃亡了,贺家的人只恨他为什么不死在乱军中殉国,自己保不住脑袋,还使家族蒙羞。

这可不是玩笑话,西北将门,不管是麻家还是贺家,或是尤家,张家,其家风要比辽西将门不知道强到哪儿去了。

整个明末史,卖队友的,捞好处的,见敌就逃,最后反水投降的,十个有九个出身蓟辽。勇猛善战,忠义守法的,十个有九个是西北将门出身。

贺人龙在历史上出身于万历年间,考中武进士后在延绥入伍当兵,正好洪承畴在延绥镇起家,贺人龙就在洪承畴麾下效力,然后洪一路到总督,贺人龙也升到游击,参将。

等洪承畴调任蓟辽的时候,贺人龙已经俨然是重将,“贺疯子”之名传扬天下,有贺家派出的武官帮衬,加上内丁和亲兵为核心,贺人龙麾下虽只有几千人,远不及另一个大将左良玉兵多将广,但就实力来说,其和左良玉相差不多。

杨嗣昌以辅臣身份任督师,以十面张网之策对付张献忠的时候,贺人龙和左良玉都是其麾下大将,左良玉兵马更多,发挥作用不小,但数次突袭追剿,贺人龙更加勇猛善战,立下了不小的功劳。

但到那时朝廷纲纪败坏,军饷经常拖欠不发,对犯罪的文官朝廷绝不姑息,对武将则优容放纵。

这种法纪的败坏带来的后果远比逼反几个将领更严重,贺人龙在洪承畴麾下时如忠犬一般,打仗勇猛也十分听话,如臂使指,到了杨嗣昌时,虽然杨是督师辅臣,但手段比明末第一流的文官真的是差的很远,没有多久就因为捧贺抑左导致两员大将决裂,后来左良玉不听命令,贺人龙怨恨杨嗣昌耍弄了自己,也开始拒不听令。

后来几次大事,贺人龙都是坏事的急先锋,到了孙传庭第二次出山掌兵的时候,崇祯终于老帐新帐一起算,下密旨给孙传庭,在大集诸将商议军机的时候,孙传庭出示密旨,斩杀了毫无防备的贺人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