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怎见浮生不若梦(三)

何处金屋可藏娇 那那 2024 字 2022-09-20

第八十五章 怎见浮生不若梦(三)

“对了。 汲黯对堂邑侯府庄园里所种植的宿麦十分赞赏。 我想,那应该不是姑姑的主意吧?”刘彻轻轻挽起她的长,轻巧地摆弄了几下,便整出一个简单的髻,用银簪固定住。

“嗯,那是我的主意。 ”陈娇见髻已经弄好了,便转过头,站起身,说道, “侯府庄园里宿麦的播种已经全部完成了。 农户们预计到四五月间一亩可产麦百石左右。 ”

这两三年间,她向李希学了不少东西配合上那些来自现代的学问,总算知道了自己的浅薄。 对于这个大汉朝来说,余磊留下的许多东西都是无根之木,想了许久她也只能从最基础的农业插手。 让馆陶公主为她寻了一处庄园,请了许多有经验的农夫来研究些高产作物,然后她提出一些诸如轮作区种之类的方法,试着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试了这两年时间,却仅有宿麦一项是符合大量推广条件的。

还有就是商业,可能是由于中央王朝对诸侯来说还不够强势,再加上陈娇的不断反对和劝说,这几年间倒也没有颁布多少难为商贾的法令。 只是,陈娇知道再这样下去,对商贾开刀却是在所难免,而陈娇亦再不打算去阻止,要在一个还有奴隶制残余的封建社会初期展重商主义,那无疑是找死。 只是,她希望能够想出个什么办法,至少不能让儒家形成轻商的习性,汉武一朝定下的某些体制和习性其实对后来的封建王朝的影响是极为深远的。

“你和董仲舒倒是不谋而合啊。 ”刘彻笑道。

“董仲舒?”陈娇有些诧异。

“他也曾向朕提议过,推广宿麦的种植。 ”刘彻说道。

“董仲舒……”陈娇沉吟了许久,方开口问道,“他现在应该已经是胶西王相了吧?”

“嗯。 ”刘彻点了点头。

“陛下很欣赏他吗?”

“他是个有大才华地人。 ”刘彻微微一笑,说道,“说到这个。 最近朝廷当年和匈奴交易一事,被淮南王揭了出来。 倒是多亏了他的一番上书,为朝廷解了围。 ”

“上书?”陈娇惊讶地抬起头,看着刘彻,很好奇于,董仲舒这个被后世风传为腐儒的人,到底会怎么看待自己和李希开头的匈奴攻略。 这些年,由朝廷的军队保护商人们往匈奴取利已经渐成风气。 当初他们做的事情,原就不可能永远瞒住天下人。 只是这事对于汉人来说,毕竟是头一遭,有些非议倒是难免的。

“朕想想,上面是怎么说的。 ”刘彻扬眉想了想,开口说道。 “他朝廷所用地政策,评价是很简单明了的八个字。 ”

“哪八个字?”

“义动君子,利动贪人。 ”刘彻张嘴说道。

陈娇默默回味了一番,说道:“说的倒是很精辟。 ”

“而且。 他认为,匈奴者,非可以仁义说也,独可说以厚利,结之于天耳故与之厚利以没其意,与盟于天以坚其约,质其爱子以累其心,匈奴虽欲展转,奈失重利何,奈欺上天何,奈杀爱子何!夫赋敛行赂不足以当三军之费,城郭之固无以异于贞士之约,而使边城守境之民父兄缓带,稚子咽哺,胡马不窥于长城,而羽檄不行于中国,不亦便于天下乎。 ”刘彻凭借着惊人的记忆力将董仲舒上书中的句子默背了出来,“他如今是天下读书人的竞相膜拜的宗师。 有他一句评价,倒是让朝廷行事便利了许多。 ”

“听了你这些话,我倒是很想见见这位董大人了。 莫怪。 这些年来,徽臣一直那么崇敬他。 ”陈娇叹息道,“可惜,如今他远在胶西。 却是见不到了。 ”

“呵呵,迟则两年,快则半年,朕就会调他回来的。 ”刘彻轻笑道,“到时候,再宣他入宫就是了。 ”

刘彻边说边将陈娇拥入怀中,说道:“这事上,唯一可恨地便是淮南王。 这老家伙。 却是越来越等不及了。 前阵子,有一个叫雷被的人,来密告淮南王叔谋反之事。 ”

陈娇没有反抗,只是静静地听着。

“结果,卷入这件事情的人,还真是出人意料的多啊。 ”刘彻的声音沉沉地,带着一丝令人沉醉的沙哑,但是陈娇不必抬头也知道。 此刻他的表情和眼神有多么冷酷。 这个男人。 对自己的敌人是从来不会手软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