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页

可事情并未照着吴哲年的设想发展,李焕虽没有李煜的铁血手腕,但同样憎恶鬼神之说,导致吴哲年哪怕是坐上了尚书令的位置,仍旧胆战心惊,难以安睡。

当他在议政殿看见早就应该死掉的尚膳局女官,心中一块大石头终于落地,一五一十将先帝和德懿太子李煜之死讲给李焕听,甚至大言不惭此举是为了李焕,正是因为他深谋远虑,不惧谋逆之举才使得李焕坐上龙椅。

彼时吴浓已有身孕,也许最初她拗不过爷娘,可最终也对李焕动了真情,否则不会事发后,请求已是皇帝的李焕严惩吴家。

吴哲年没想到独女会大义灭亲,被逼急的他甚至威胁皇帝,若真要治他之罪,那他会告诉全天下是李焕要他这么做,过河拆桥,弑兄杀父,条条件件不被世人所容。

旁人怎么会不信呢,毕竟李焕才是最大的受益者。

百口莫辩,有口难言。

李知憬只觉口干舌燥,仿佛置身于漩涡中心,左右为难,他说出心底最后一个问题。

“那吴家灭门是阿爷命人做的吗?”

皇帝抬头,死死盯着他的眼睛,一字一句道:“不是朕。”

说完又泄了气,目光从李知憬的脸上,挪到脚下的织金红毯,“也算是朕吧。”

吴哲年假借回乡省亲之由,举家往岭南道去,皇帝深知不可养虎为患,命谢青黎带人在剑南道和岭南道的交界处,扮作山匪除掉吴哲年,但不可迁怒无辜妇孺。

水匪抢劫,船毁人亡,实属偶然。

吴浓也是因此悲恸难消,诞下李知憬后,自戕收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