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页

襄王思虑再三,担心绕路过远,等杀到长安城外,两道援军都到了,决定另辟蹊径,翻山行军,他们封地本就多山,走起来倒也不算十分困难。

于是,派出三支探路的先锋营,大部队浩浩荡荡往黑龙沟前进。

谢青黎早推演出三条叛军的路线,尤其是黑龙沟一带格外注意,原因无他,襄王好大喜功,自视甚高,定然不会绕远路。

叛军进入黑龙沟十里处,谢青黎就已经得到消息,命三千弓箭手埋伏在水流小溪旁的山坡上,待叛军休整时偷袭他们。

“记住,不管射没射中,只要连放三箭,立即离开,不可恋战,此乃军令。”谢青黎再三强调后,才命箭矢营出发,并另派两千精锐接应。

襄王得到的消息是前方安全,他不住要求加速行军,生怕耽搁一分一秒,在黑龙沟里度过的时间越短越好,一旦入夜,除了敌人,还有山中野兽,若是生火做饭,等同于大张旗鼓地告诉谢青黎,他们在这里。

饶是常年待在山中,如此急行之下,不少人别说翻山,连脚都抬不起来,副将频繁来报,襄王只得点头允许,就近找一处溪流歇息半个时辰,但不得生明火。

“咱们大王说了,待杀入长安,兄弟们想要什么就自己拿,权当弥补今日所受之苦。”此话传下去后,将士们精神更盛。

以前画饼,说长安如何如何,因为距离太遥远,顶多想想,向往一二罢了,眼下,长安就在眼前,谁不想搏上一搏呢?

可屁|股下的石头还没坐热,水壶里的水还没灌满,四面八方飞来无数支利箭,待他们反应过来追过去,除了杂乱的脚印和被人压坏的植被,什么都没有。

适才情形慌乱,有人受伤,连半个敌人都没捉到,这就是传说中的铁甲营吗?怎么跟想象中沉迷于声色犬马的官宦子弟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