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二章:锦衣卫?

赵佶不禁摇头,这个理由并不能让赵佶信服,他仍旧阴沉着脸道:“就算是这样,你是朝廷重镇,是朕的心腹肱骨,别人做得,偏偏你就做不得。”

沈傲轻轻笑着摇头,继续道:“至于第二,微臣左思右想女真人虽然紧缺铁器,可是据臣所知,契丹人的铁器工匠一点也不少,女真人夺了临潢府,这临潢府曾有汉人工匠数万之多,专供契丹贵族驱使,而这些人之中,至少有数千落在女真人手里,若是彻底断绝与女真人的贸易,女真人若是发了狠心,未必不能自产铁器。只有不断地给他们输送铁器,才能令他们下定不了这个决心。女真人以游牧为生,一向不注重生产,可若是情急之下,岂不是让他们有了自产的能力?”

赵佶不禁动容,这一点他倒是没有想到,不禁道:“你说的也有道理。”

其实沈傲这个分析,和后世工业强国的国策也有异曲同工之妙,在后世,先发国家甘愿做世界工厂,向全世界倾销工业品,使得各国只想着既然用钱就可以轻易买到,又何必要劳心劳力去自己生产。最后的结果是,工业强国不亦乐乎的卖着飞机大炮,弱国不亦乐乎的大力购买,不但在和平时可以大量吸走弱国的财富,一旦开战,强国切断与弱国的贸易,立即就可以让弱国失去造血能力,战争的结局可想而知。

沈傲所害怕的就是这一点,一旦让女真贵族们下定了决心去自产铁器,而不再让抓来的奴隶去放马牧牛,只怕到时候女真人会更加难缠。

沈傲继续道:“更何况,这些商队走出关,微臣已经做好了准备,在商队中安插好细作,如今我大宋对女真一无所知,商队之中安排好细作,每隔一个月,都可以传回大量的信息,微臣再将这些信息归拢起来,便可做到知己知彼。这半个月,微臣已经开始招募一些年轻力壮的人,艹练一两个月,再安插到商队中去,微臣也已经在王府中设了一个镇抚房,专门梳拢从各地传来的情报。”

有一件事,沈傲没有说,遍布天下的商铺、货栈里,沈傲也要安插人手,如此一来,莫说是女真、西夏、契丹,便是大宋各地发生了什么,沈傲都可以在第一时间得到最确切的消息。这个机构在后世早已有过,叫锦衣卫。若是从前,沈傲绝对没有这个胆子建立类似的东西,一旦被人握住了把柄,后果可想而知,不过现如今沈傲的地位已经不同,作为藩王,若是没有一个信得过的机构为他提供信息,后知后觉,尤其是在离京之后,那么后果将是灾难姓的。

沈傲之所以肯和赵佶说出来,并且堂而皇之地将情报机构设在平西王府之下,最大的用意在于朝廷是不可能光明正大地建立这样的机构,大宋和大明的政治颇有相似之处,却也有许多不同点,比如说明朝可以堂而皇之地设立镇抚司、东厂、西厂,可是大宋若是弄出这么个东西,肯定是天下哗然,议论纷纷的。这就是政治取向的问题了,对大明来说,莫说是各藩国,就是百官都可以监视。可是在大宋,讲究的是与士大夫共治天下,这些士大夫已经完全渗入了大宋的政治、经济,势力庞大,除了皇帝,并没有任何势力可以与之抗衡。所以在大宋,所谓的政治斗争,主旋律永远都是在士大夫之间,可是在明朝的士大夫显然要身经百战得多,他们要和太监斗,要党争,偶尔还要和同僚斗,显然要忙碌得多。

这就是政治,这种东西见不得光,就算只是针对女真,也不能大张旗鼓的弄出来,一旦弄出来,必然会有人反对,清议最流行的一句话无非是圣人他老人家,圣人他老人家说只要修身爱民,便可无敌天下。至于那些什么搞特务手段这种东西,简直就是舍本求末。正如华山剑宗和气宗一样,大家都在练气,皇帝若是跳出来,说特务这把剑好,非要被人骂个狗血淋头不可,说不定修史的时候顺便给你穿个小鞋,这对一向追求丰亨豫大的赵佶来说是不可想象的。

所以沈傲以私人的名义建立特务机构,赵佶在深知女真的威胁的情况下不会反对,可是在朝中清议的压力下也不会许可,更不会让沈傲把这机构交出来,让朝廷来张罗。

赵佶听过之后,果然只是莞尔一笑,道:“这些话你不必和朕说,既然如此,这郑家的生意你就照看着,心里有个度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