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四二节 必须缓一缓

绛色大宋 晨风天堂 1087 字 2022-09-22

人,交上来了。

这个放一块骨头,那个放一枚牙,还有几根头发。

然后就那么混在一起一小堆。

审,还是要审的。

流程不能省。

罪大恶极者。

灾年提高粮价,放羊羔息逼死人的。

官商勾结的。

为祸乡里的。

……

信阳城接下来两天时间,早上公审,下午一大票因为扰乱公审大会,私刑重罪的人自带工具,自带干粮,乐呵呵的跑去城北修运河、修水渠、修路。

到了第三天下午,信阳南边的小县,应山县县令,以及所属官员二十多人,还有十几位宿老来到了信阳。

他们带着印信,带着地图,带着县内户籍、带着账册,带着万民书。

自愿受宛城管辖,推行摊丁入亩。

孟林到了,翟笱到了。

他们原本还在商量,是不是要对随州下手,结果随州下属的一个县主动投靠,这事有点大。

关上门,开会。

孟林、翟笱、赵方、赵放、刘仙伦。

旁听的是孟宗政一系的武将、方图一系的豪杰、陈赅一系的名士。

赵方说道:“应山县,几个作恶多端的跑了,往鄂州方向逃了。迎宛城军,民心所向。这事换个人怕是就会扯旗了,但这事却要谨慎行事。大宋小乱不怕,大乱的话,金人南下怕会生灵涂炭。”

孟林也说道:“没错,金人南下,我等会拼死作战。可若朝廷派兵在背后一击,我等纵然死战也撑不住,一但我等战败,长江天陷一失,金军南下便是极可怕。”

翟笱提议:“我的意见是休兵,写信。咱们商量一下休兵这些日子的如何调派兵力,如何趁着冬日兴修水利、道路。顺便把之前早就准备好,却一直没有实施的识字普及办了。咱哥儿定了五条计,前三条厉害,虽然我这个大头兵不太懂为何要识字普及,相信也必是有用的。”

“甚好。”

当下便有人准备笔墨,刘仙伦负责写。

信一共写三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