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五六章:军师果然料事如神

两日后。

徐州琅琊,太康县。

臧霸带着一支两万人的兵马,一路上走走停停,好不容易才抵达目的地。

古代行军打仗,最大的弊端就是时效性太低,大军日行五十里就已经算是急行军了。

不像卫氏的精兵,根本不用民夫搬运粮草,卫氏用的是压缩军粮,配合狩猎和一定的草药学知识,确保他们就算没有食物,也能凭借武器在荒野中生存不至于饿死。

所以卫氏的人能够比臧霸他们早到七八日,直到今日才与徐州的大军汇合。

太康县城说大不大,城区就是一座夯土围起来的四方城池,城中大概能够容纳三五万人。

因为曹仁洗劫过一遍的关系,荀或带人攻下这里的时候,城中的居民已经剩下两万不到。

如此,臧霸带着人直接进城,倒也免去了在外驻扎的风险。

就算多了两万人,城中也不显半分拥挤。

城门口,一支妇孺队伍吸引了城卫军的注意,特别是她们中的几个老妪,手里举着素缟白旗,上面用红色的液体,写着一个大大的【冤】,还有【为民除害】等字样。

不等城卫军的人去盘查,这些妇孺就已经喊了起来。

“请使君大人为我们做主啊。”

“请使君大人放了我家男人吧。”

“放过我儿子吧,他是无辜被抓的,不是反贼啊。”

“昌豨本是匪,罪该万死,求使君大人为民除害……”

城门楼上的城卫军们一个个面面相觑,知情的人听到【昌豨】的名字,瞬间想起了什么。

有些人看不得妇孺跪地磕头哭诉,急忙让人打开城门,先把人放进再说。

今日下着大雨,春夏交际的时候,这样的雨本是祥瑞,不想今日却因这些妇孺坏了意境。

看着卫所前跪地不起的妇孺,荀或眉心蹙起。

“查清楚了吗?”

“查清楚了,都是徐州本地的庄户和山民,再详细的就要去州郡才能探明底细了。”

荀或若有所思的看着卫所门前跪地喊冤的妇孺们,总觉得其中似有蹊跷,最主要的是,这些人是怎么知道,她们的丈夫儿子兄弟,此刻就被关在太康县的?

要知道,当日黄忠缴获战利品的时候,周围只有龙息卫的人,以及死去的昌豨的几十个手下,剩余的民夫和奴丁,全部被带回城中,不曾走漏消息。

既然消息不曾走漏,那这些妇孺是怎么找到这里来的,荀或眯了眯眼睛。

“去,把臧霸叫来。”荀或突然想到了什么,回头朝负责保护他的龙山队员吩咐道。

顿了顿,荀或突然脸色一变,急忙说道:“不,不要惊动徐州军的人。”

龙山军的两个队员面面相觑,他们还是第一次见军师如此表情,就像是,就像是捡到了宝。

荀或嘴角扬起一抹弧度,似笑非笑,道:“走,咱们去会一会那些奴丁,之前我就觉得奇怪,这些奴丁的待遇也太好了,竟然特地用马车驮着。”

荀或哈哈笑道:“方才突然想起公子的一句话,让我是如梦初醒。”

龙山军的两人挺捧场的,“不知公子说过什么,竟让军师如此欣喜?”

荀或双手背负身后,漫步走下木梯,脚步停了一下,抬头说道:“公子曾言说,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本意是呼吁人人平等。”

龙山军二人微微颔首,这是写进安邑律法的,他们自然不陌生。

荀或接着下楼梯,边走边笑了起来,似乎与友人分享有趣的事情一般。

“你们还记得当日汉叔带回那些奴丁的画面吗,其中有个人,竟然端坐于车辕之上,旁边还有人将他护在中间,那日我只觉得定是个德高望重的老者,如今看那些妇孺作态,呵呵。”

身后的汉子恍然大悟,“对啊,若真是德高望重之人,定然有人为他求情,可方才那些妇孺却对这么一个人只字不提。”

“所以这个人一定有大问题!”另一个汉子惊呼道。

荀或哈哈笑着点头,“没错,那个老者大有问题,而且城门外那些妇孺,很可能是奔着他来的,当然,她们也确实是那些奴丁的家属,但就是如此真真假假之间,才叫人难以分辨她们的真实目的。”

只是世事难料。

荀或三人赶到城东监牢的时候,发现这里已经被人清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