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五章:这是成功了个寂寞啊

而听着刘破奴宣告这思路的失败,黄三等人也不由得很是失望。

自己努力了这么久竟然只是做了无用功?

换谁都会觉得无法接受的。

“殿下,请您再给我一些时间,我一定会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的!”黄三满脸决然的看向刘破奴。

为了研究出子弹的原理,他甚至连火药的成份都认真的学习了一遍。

多的不敢说,起码现在大汉火药专家的名字里应该有黄三的名字在内,而且不仅于此,他甚至还学习了一些设备的制造和改进,许多用于试验的设备都是他自己一点点想出来,一点点改造出来的。

虽然看起来很原始,但即便是这样,放在现在的大汉也绝对是高科技人才的代表了。

而黄三等人所做的一切,刘破奴当然都看在眼中。

哪怕刘破奴这个门外还都知道有些事情他们是在做无用功,可刘破奴依旧没有制止,失败是通往成功之路的必经之路,没有人可以一步到位,不经历任何的挫折就能成功。

“研究是需要一股不服输的精神的,这一点你做的很好,但研究也不是去钻牛角尖,每一次的失败,不能只看到失败这个结果,还要看到为什么会失败,更要学会举一反三,在以后的实验中尽量的去避免类似的失败。”

“什么是不服输精神?那就是我知道子弹这种新武器一旦造出来,那就必然会取代现在的战争模式,能让我们减少无数的伤亡,我知道这个大方向是有利于大汉的,我知道这东西他就是未来的趋势,所以就一定要想办法把子弹给研究出来,这叫不服输精神。”

“虽然在外部实验中燧石的起火率很高,甚至只要接触的面积足够大,燧石的起火率几乎在百分之百,可是子弹只有那么大,我们想要利用燧石就必须要先将他缩小化,这也就导致了接触面积必然会减小,起火率必然会降低这个后果。”

“刚才的试验虽然是仓促赶工做出来的结果,也许在经过你们的努力之后能让起火率大幅度的提升,可那又怎样?”

“撞针与燧石的接触面积就那么大,而且人工打磨的因素也必须要考虑在内,加上燧石被加工的太小,太薄,就必须要考虑到碎裂的风险,就算你们能解决所有问题,可最终能保证以后制造出来的每一颗子弹都能打响吗?”

“到了战场上,若是十发子弹里面只有一半能打响,那又会耽误多少事儿?或许在我们看来这是无所谓的,无非就是抽出子弹换一颗就行了,但是将士们因为一颗子弹浪费的时间,是足够让敌方骑兵前进二三十步的,我们的一个小小的失误,到了前线就需要将士们拿命来填这个窟窿了。”

“所以,放弃燧石这条思路并不是因为他真的不能用,而是用在这种设计上他是有巨大缺陷的,既然发现了问题,那我们就要尽快的进行改正。”刘破奴一脸认真的开导着黄三等人。

对于他们来说,这是一条很陌生的路,刚刚看见了一点希望,紧接着希望就被浇灭了,心中难受那也是肯定的。

这是在劝说黄三等人,同样也是在劝说自己。

自己一边喊着让他们不要着急,不要总想着一口吃成一个大胖子,反观自己却总是幻想着一步到位,一口气吃成一个大胖子。

刘破奴也发现自己好像是有些太过于心急了,除了刚才所说的那些原因以外,让刘破奴放弃用燧石的另一个原因就是他没办法保证生产过程中不出现任何的错误,也许设计是没什么问题的,但是生产过程中稍微出现一些疏忽大意,就有可能导致老问题的发生。

战争这种事,要的是一个稳定,不能总是把希望寄托在概率身上,那样还打个屁的仗,还不如直接就用现在的冷兵器呢。

全面换装铁制兵器以后,汉军的战斗力无疑提升了一个大台阶,就现在的汉军,实力照样能够碾压周边一切敌人的。

所以实力方面并不是汉朝面临的最大问题,汉朝当下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在于人口锐减,百姓不愿意打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