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 决定

帝师 来自远方 3138 字 2022-08-24

更不可能。

鞑靼骑兵彪悍,优势却在平原。遇到这样的地形,也得歇菜。

“佥宪如不放心,可再遣人探查。”

斟酌几许,杨瓒终下令拔营。

一千八百人的队伍,排成长列,由锦衣卫引路,穿过茫茫雪原,向山谷进发。

粮食药品被捆上马车,安排在队伍中间。缴获的稻谷袢袄也被带上。

一车是拉,十车也是拉。

边军缺衣少粮,蚊子腿再瘦,一样是肉。

官银全部留在远处,推倒房屋,以雪掩埋。

粮食衣物是必须,金银财宝现下是拖累,可回程再做计较。

“佥宪,前方即是山谷!”

双屿卫的工匠手艺寻常,制造的单筒望远镜过于粗糙。

杨瓒回京后,将图纸献到御前,内府工匠推陈出新,不只改良单筒望远镜,连双筒都造了出来。

当然,后者还在摸索改进阶段,只能在内廷“玩赏”。

发到杨瓒和赵榆手中的,仍是前者。

透过磨成薄片的水晶,杨瓒看到两处耸立高崖,中间一道狭长缝隙,正是锦衣卫寻到的深谷。

四下远眺,的确如校尉所言,此处险峻异常。兼有积雪覆盖,不借助工具,除了猴子,估计也只有夜不收才能徒手攀援。

“分成三批,逐一行进。”

小心无大错。

杨瓒本欲当先,被赵榆拦住。

“杨佥宪稍慢一步,由本官先行。”

虽然遇袭的可能性很小,还是谨慎为上。

知赵榆好意,杨瓒谢过。

两人上马,相距数米,先后步入谷中。

寒风凛冽,刮过耳边,似怪兽咆哮。

大雪被峭壁遮挡,朔风却愈发猛烈。盘旋着冲入谷口,像是锋利的刀子。

杨瓒握紧缰绳,紧了紧斗篷。

行至五十米,发现风力忽然减小。再行百米,竟是只闻风声,不见雪影。

山谷内外,活似两个世界。

“驾!”

探路的卫卒折返,确定前方没有危险,两人对视一眼,当即下令,“速行!”

骑兵扬起马鞭,步卒加快脚步,轰隆隆的声音在山谷回响。

不到两刻,五百人穿过风口,走到山谷尽头。

崖上,赵横举起长旗,用力挥动。

第二批卫军进入谷中。

一刻钟后,是运粮的大车,最后是三百步卒。

待所有人安全行出,赵横等人自悬崖爬下,拍掉身上碎雪,用力跺脚,再次飞身上马,往前方探路。

千人行军,沿路留下脚印辙痕,绵延数里,方被大雪掩埋。

杨瓒坐在马背,几乎要被冻僵。始终坚持着,没有换乘马车。

两盏茶的时间,探路的护卫折返,脸色凝重,显然不是什么好消息。

“前方有村落,疑被贼寇洗劫。”

什么?!

杨瓒脸色雪白,脑中闪过最坏的念头。

此处已近密云,难道仍是慢了一步?

“佥宪,”赵榆道,“这股鞑靼未必是从密云而来。”

“不是密云?”

“只是猜测。”赵榆翻身下马,以长刀在雪地勾画,很快绘出一副简单舆图。

“此处是密云,此处为怀柔。如我所料没错,这支鞑靼九成是探路的游骑,极可能是冲破慕田峪,绕过怀柔,潜行而来。”

“怀柔?”

杨瓒凝眸,不得不感叹,赵佥事堪比行走的舆图。

假使这支游骑自怀柔而来,未必能证明密云无事。但若置之不理,继续赶往镇虏营,一旦被鞑靼寻到空隙,袭扰营州,祸患必定不小。

“怎么办?”

杨瓒拿不定主意。

这不是在图上推演,也不是朝堂论战。他的一句话,将决定千人生死。

所谓穿越客就能运筹帷幄,纵横捭阖,当真是笑话!

实在想不出办法,杨瓒皱眉,看向赵榆。

“赵总戎以为如何?”

赵榆嘴角抖了抖,他只是副总兵,称不上总戎。

杨监军正色表示,什么副不副,就是总戎!

比脸皮厚度,赵榆败局。

“以本官之见,可分兵增援怀柔,余下往镇虏营。”

“分兵?”

“分兵。”

握了握拳,杨瓒咬牙,好,分兵就分兵!

事到如今,除了分兵,也没有更好的办法。

当下点出步卒五百,骑兵两百,由才指挥使两子率领,增援怀柔。这一决定看似仓促,实成一支奇兵,阴差阳错,正中进犯之敌七寸。

只不过,战事情况尚未明朗,无论鞑靼还是边军,均无人知晓。

两日后,谢丕顾晣臣率近两千人,先抵镇虏营。

比起杨瓒,谢状元和顾榜眼的手段更为干脆,两人合力,一顿巴掌扇下去,营州中屯卫上下,一个赛一个老实。

调兵,没问题,完全没问题!

没有虎符,没关系!

天子手谕,两位监军,一名监枪官当面,万事好商量。

杨瓒和赵榆只调军卫,谢丕顾晣臣连贴户都没放过。

待到镇虏营汇合,杨御史蓦然发现,比起正儿八经的古人,他当真还有得学。

与此同时,顾卿日夜兼程,抵达京城。

至北镇抚司复命,到有司交换官防,歇息不到半日,又得天子授命,同顾鼎一同出兵北上。

兄弟相对,一样的高大挺拔,身姿修长,俊美非凡,仪表堂堂。

看到顾卿赛雪的面容,想起上次并肩作战的场景,顾鼎顿觉哀伤。

抬起头,眺望天际,往事不堪回首,如今又将“噩梦”重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