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页

她觉得人,有时候不能不信玄学。对猪圈这种地方,就应该三过大门而不入。毕竟集训的时长还不确定,说不定后半段就跟这地方绑定在一起了。

乘风觉得她说的有点瘆人,见时间不早,拉着她赶紧回去。

傍晚六点,各路灰头土脸的青年准时在教室集合。

教官早早坐在讲台上批阅学生的作业,面容沉静,辨不出喜怒。等着铃声响起,才抬头看向他们,缓声问了一句:“休息了一天,感觉怎么了?”

学生们扬起一张憔悴的脸,冲她甜美地笑了笑。

教官仿佛没长那双眼睛,点头道:“看来挺不错的。”

学生笑容顿时僵硬。

教官在光脑上点了两下,说:“上节课留的分析报告,所有人都已上交。我打乱了名字跟学校,随机发送到你们的后台。请所有学生按照自己的风格偏好,给你的同学进行打分。”

乘风下载文档,发现自己收到的是一位联军大三学长的报告。邮件里还附赠了一份简略的踩分点提示。

她对这项任务感到十分新奇,对着参考条目看了三四遍,全部记下并理解,才正式批阅对方的报告文件。

事实证明,不同教育体系下培养出来的学生,面对分析这项颇具主观性的工作,即便有大致的框架参考,依旧会存在巨大的差异。

大家截图的时间节点、思考反击的策略、关注的重点,都不大一样。

分析别人的分析报告,是一件能窥出对方风格与偏好的工作。很有意思。

乘风放慢速度,逐句阅读,努力从第四方的角度理解数据分析师对战争的思考。结果才刚审到一半,就收到了新邮件的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