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中秋

岸边,杨柳依依,挂着小巧玲珑的灯笼,在河风中,闪烁不定,像极了天上的星星。

远远的看去,与天相接,似银河乍泻。

“好美哟!”芳菊扭头问姜长宁,“姑娘,您能画出来吗?”

“试试看吧。”姜长宁笑道。

此时的濯缨台上,坐满了喝茶听书的人。

晋王独坐窗边,眼睛看着窗外,手里把玩着汝窑茶盏。

淡淡的青色茶盏,似玉非玉,衬得他的手,愈发的白皙修长,骨节分明。

见王爷百无聊赖,常有忠低声道:“王爷,谷……”

话刚开头,就见晋王精神一振,唇角上扬,笑道:“还真是顽皮。”

原来晋王看到了穿着男装,带着婢女朝这边走来的姜长宁。

晋王将茶杯往桌上一搁,起身就走。

常有忠赶忙掏出一块碎银丢桌上,跟在晋王身后,“王爷,您慢点,天色已晚,仔细足下打滑。”

晋王脚步匆匆,越过那些和他打招呼的人,直奔濯缨台下。

可是,街上人头攒动,芳踪难寻。

“王爷,女儿家来此,都是为了放河灯。”常有忠提醒道。

晋王抬腿就往河边走,刚走了几步,就听一个惊喜的女声喊道:“王爷。”

晋王停步看去,喊他的女子,他不认识。

女子身边的两个男子,他认得,是礼部右侍郎的长子和次子。

那这女子的身份,呼之欲出。

陈大郎、陈二郎带着妹子,走过来向晋王行礼,“见过王爷,给王爷请安。”

“不必多礼。”晋王随意抬了下手,就准备越过他们,继续去河边寻人。

陈怡突然说道:“姜姑娘,不是,是淳安县主。”

晋王就看到,灯火阑珊处,纤瘦窈窕的少女托着盏莲花灯,笑意盎然。

姜长宁并没听到陈怡的话,她只是刚买好了河灯,转身,好巧不巧,就瞧见了陈怡,也看到了站在她身边的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