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她对父亲的恨能在父亲死后如同冰雪般缓缓消融,戈登这年少的爱兴许也会有沉淀的一天。

就是不沉淀也没有问题。谁知道她那便宜妹妹又是否会真的选择萨列里呢?万一事情峰回路转……对吧?

只要戈登不做出出格的事,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后,说不定他也有那个机会。

啊……这种时候她就羡慕起了她的便宜妹妹。

她从来都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就是她接受比她小十岁、二十岁的男子,也一定会表现得自然洒脱,像是这本来就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她也想学学便宜妹妹的这种粗神经。……是啊,首先就从离婚开始吧。

她不爱康奈尔男爵,男爵也不爱她。过去她认为哪怕这桩婚姻并非自己所愿,但女人总归是要结婚生子的,和一个有爵位的穷男人在一起总好过和连爵位都没有的下等人在一起来得好。

等到她为康奈尔男爵生下孩子,她就算是完成了女人必须承担的义务与责任,这样她往后就有权利度过属于自己的人生。

可是看到梅这样自由地做着她想做的事情,并且还搅动了这个世界。塞莱斯汀惊觉原来结婚不是自己的义务,生小孩也不是自己应尽的责任。她没有必要向已经死去的父亲证明她与他不同,她可以在维系好家庭的同时经营好庄园,她可以在生育孩子的同时照顾好自己的另一半。

——她可以不再是那个停滞在回忆里,永远都想向父亲证明自己的小女孩。她打从一开始就有作为一个人去度过属于自己的人生的权利。

诚然,如今她在法兰西,康奈尔男爵在苏维斯,两人眼不见心不烦,她只要忍一忍“康奈尔”这个姓氏,离不离婚似乎也没那么重要。

而作为一个已婚妇女,顶着夫家的姓氏行事远比作为一个未婚、离婚女性要容易许多。世道对离婚女性这种“怪咖”很是苛刻,她如果离了婚,今后一定会遇到很多横挑眼睛竖挑眉的事情。

可她为什么一定得选择容易的道路?

她没有勇气像梅那样选择一条荆棘之路。但至少,她想要遵从自己的本心。

她不想永远只是“康奈尔男爵夫人”,她想要作为“塞莱斯汀”而被人记住。

她想要为自己而活,活得心满意足。不是到了将死之时才看着走马灯感慨:“我那时候要是那么做了该有多好……”

第342章 “废物”的假母亲44

从秋季到冬季,整个巴黎都沉浸在歌唱剧的旋律之中。莫扎特走到哪里都能听到《真假千金》的配乐,这让他倍感自豪的同时又忍不住想:如果能独占《真假千金》的风光,那该多好。

只不过莫扎特也清楚,自己确实写不出萨列里所作的配乐。而没有萨列里,《真假千金》也没法像现在这样受欢迎。

在《真假千金》的配乐里,莫扎特主要负责公爵之女蕾沃特的部分。

蕾沃特这个角色带着一种不谙世事的天真,纯粹得像是善良的结晶。蕾沃特的配乐都相当活泼,一至三幕中蕾沃特的唱段更是需要俏皮可爱再另加一点点滑稽。

莫扎特极为迅速地完成了一至三幕中蕾沃特的唱段与贴合蕾沃特这个人物的主旋律。他为安托瓦内特现场演奏蕾沃特的主旋律时安托瓦内特不光满意,甚至是惊喜。

然而莫扎特迟迟写不出蕾沃特主旋律的变奏。这个变奏需要用在蕾沃特与另一个主角瑞秋交换身份后的第七、第八幕。这里的蕾沃特看到了贫民窟的真实,曲调需要哀伤、压抑。但蕾沃特的设定是不会向绝望轻易屈服的性子,于是变奏的曲调又不能太过哀怜。

莫扎特写了好几版变奏,怎么写都不对味。到了需要去向叶棠还有安托瓦内特呈上成果的日子,莫扎特依旧在苦恼地抓头发。他不知道要怎么对叶棠与安托瓦内特解释自己半个月来的毫无进展。

萨列里却在提交了瑞秋的主旋律与唱段之后,拿出了一份他为蕾沃特写的变奏。

那被萨列里用小提琴演奏出来的变奏相当可怕,像是人就站在悬崖边上,耳边冷风呼啸,脚下碎石滚落;双目所及之处只有黑暗。偏偏在这黑暗之上又有一线光明——那是启明星。

这一刻莫扎特懂了:蕾沃特是瑞秋的太阳,她让她感受到温暖,触碰到光明。然而对于蕾沃特来说,瑞秋又何尝不是指引她的星星?正因为看到了瑞秋的痛苦,体感到了贫民在泥沼般的生活里也不服输地挣扎着向上的劲头,蕾沃特才不仅仅只是认为贫民肮脏、下贱、无药可救。

是瑞秋让蕾沃特明白贫民也和贵族一样是人,蕾沃特才会想和瑞秋两个人一起去改变贵族与贫民双边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