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页

杨瑛是个行动派,想到了便不会犹豫。很快,一群难民又忙活了起来,在城外挖池塘,开渠,找柳树根,烧煮柳树根。

人多力量大,三天时间,杨瑛便带着人挖出了一个池塘,还引了活水。她让工匠用竹子给她做了一个可活动的门,插在池塘里,这样就不怕鱼跑掉了。

过了两天,污泥沉淀下去,看水清澈了,杨瑛便让人将柳树根做成的鱼巢吊在竹竿上,浸到了池塘中。然后又将松树枝插了一点上去,这样可以最大程度的留住鱼卵,防止鱼卵被水冲走。

做好这些便该去抓鱼了。她拆了一顶帐篷,连夜找了几个女红厉害的婶娘帮忙做网,等弄好后,又让鱼把头带着人出去抓鱼。

有了结实的网,而鱼把头冬天也累积了一些定鱼群的经验,没两天便凑满了适合养殖的鱼。

鱼都被放在水桶里,怕鱼死了,都是快马运回来的。杨瑛得到消息后也不敢耽搁,立刻将鱼放入池塘。

她望着这些鱼,脸上露出笑容。好似看到了满池塘的鱼跳出来的场景。

收获固然喜悦,但是播种耕耘时带来的期盼也是一样幸福的。

弄好了鱼,便该去播种了。陈留属于北方,一般都是种植粟米和小麦。杨瑛也没骑出什么粮种来,所以也只能按照农学书上写的,让人一边打造工具的同时,一边对化肥进行优化。

讲真,虽然这些人知道金坷垃可肥地的作用,但做法太原始,太粗糙,所以还得改进改进。

这过程自然是难受,但杨瑛也没得选。她想回家去,就必须要忍受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