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页

经过一年多的休生养息,陈留城虽破败依旧,但民众的精气神明显不同了。街上的人都是匆匆忙忙的,好似后面有什么追赶一般,行走极快。

孙册看得好奇,便问道:“玉贞姐姐,为何你们陈留的人行走都如此匆忙?”

杨瑛笑了起来,“都是赶着去上工的。”

“上工?”

“嗯。”

杨瑛道:“你知道我们陈留出产瓷器、纸张、酱油吧?”

“嗯。”

孙册道:“我家中亦有许多。说起来,玉贞姐姐你怎么懂那么多?能造那么多东西?”

“哪里是我造的?”

杨瑛道:“都是山中前辈的心血,我不过是拿来用罢了。”

顿了顿又道:“大兄和我设立了许多大工坊,许多难民便是在工坊干活。所有难民来陈留有两个选择,一是分田,二是分房进工坊干活。

这些人,都是愿意进工坊干活的。因为工坊给出的月俸加各种补贴比种田来钱快。有些人脑子灵活,想着攒了钱再买地也是一样的,便进厂干活了。

我们工坊采取两班制,从早上卯时初一直到晚上戌初结束。一天上工8个时辰,工人是吃不消的,因此分成两班,每人做工四个时辰,一月可沐休两日。这些人便是去上下午班的,所以走得比较匆忙。”

孙册瞪大眼,有些不敢置信地道:“你们的工坊能容纳这多人?”

问出口又觉自己有点傻。陈留造出来的东西现在是风靡整个大昭,那些世家嘴上把杨瑛跟曹肃骂得跟猪狗般,可下起订单来却是毫不手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