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页

不过也没关系,能造一点出来用也就行了。毕竟想在兖、青两州都用上水泥那无异于痴人做梦,不可能的。

眼下,能造出一点水泥用来做晒盐池就已经非常棒了!

是的,青州靠海,夏日又很炎热,这样好的条件有什么理由不造盐池呢?

这种堪比黄金的硬通货是每一个穿越者必染指的东西。杨瑛自觉是个合格的穿越者,所以她想晒盐了。

要晒盐,人就得去青州实地考察。杨瑛也不含糊,立刻就卷了包裹,带着人跟着曹肃又去了青州。

她时间很紧,得在三月中旬赶回来种玉米。所以到了地方上,她也顾不得休息,便立刻带着人去海边。

走了两天,终于到了海边,在详细观察了当地的地理环境后,她选了三处地方作为晒盐厂。

一群人实在好奇,海水还能变成盐吗?那盐能吃吗?

杨瑛也跟这些人解释不清楚,索性暂时也不解释,只让人先去按照自己的要求造烧制水泥的窑,然后等以后建盐池时再慢慢跟他们解释。

烧制水泥的窑很有讲究,在后世一般用回转窑。但大昭可没这个条件,所以只能退而求其次,用立窑。

这种立窑种花家九十年代曾设计出一款不错的,杨瑛这儿正好有图纸。虽然还要人工添料,操作还难,但总算是能烧出水泥的。

造立窑不容易,短期内也无法完成。好在,那些跟着她的工匠接受了一些现代制造的理念后,眼界开阔了不少。并且因着跟着杨瑛学习,也学会认字、算数,看现代图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