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页

孩子是未来,所以有些东西应该从小灌输。爱国,为社会做贡献,争取当有用人的思想放到哪个社会都将是唯一的基准。

而且,杨瑛也会想,古代这家天下模式,百姓过得好不好,全赖有无圣君。这不好,风险太大了。万一碰上个孬种,那老百姓又要吃苦了。

所以她得把一些思想编入课本里,告诉这些孩子,没有什么所谓的天命所归。所谓的天命所归都是来自百姓的认可,若百姓不认可,就能推翻他。

这点她是借着孟子的话来说的,也不显突兀。

为了以后,杨瑛也算是耗尽了心神,就怕自己死了,回到原来的世界后,自己所做的努力会白费。

而在小学读完五年的人,若成绩能过关的,则要进入中学再读三年。中学如今依附在书院,教的东西也与书院不同。

中学三年,主要学的是数理化。当然,语文还是要学的。除去这些外,初中三年课程里又增加了历史与政|治。

政|治就是小学思想品德的延伸,这里讲的课程更深,开始涉及到阶级矛盾。而历史同样有些东西的加入,主要目的就是以史为鉴,通过历史事件与人物事迹,将辩证的思维传授给这些孩子。

除去这些学校外,杨瑛还在各坊开了识字班。以认字多的带动认字少的,或者不认字的,展开一对一,相互帮扶认字的活动。

城里的标语现在又变了,已不光光是勤劳致富这些了。除去这些外,又多了关于读书改变命运,消灭文盲等标语。

一时间,读书成了当下的热门话题。而随着报纸的问世,这股读书热一下子被推到了顶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