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借

赵婉婉讶然,“你都不问我拿来做什么?”

“还能做什么,”李青荷失笑,“你都说了县城繁华,花销甚大,妹夫还直接住在那边,这可不是一点儿银子就够花的。”面前那一片地的种子撒完,李青荷走出地里,笑着问,“其实我不明白,都是一样的帮工,县城那边比起镇上工钱肯定要高许多,为何你还要回来?”

她也是看出来了,胡言锡给赵婉婉置办这身行头,目的就是送她回来帮忙借银子。

“有些事情你不知道。”赵婉婉摆摆手,压低声音,读书人清雅,清贫可以,但是不能做这些伺候人的事。要不然,让外人知道言锡的妻子是个洗碗的,人家怎么看言锡?”

这理由,李青荷无言以对。

但如果全靠着胡母和赵婉婉两个人的工钱,胡言锡是肯定不够用的,婆媳两人做一个月,还不够他一顿饭钱。要她说,家底不够厚,就不应该留在县城。

“爹,您说呢?”见她沉默,赵婉婉转而看向地里挖土的李福。

说什么?

不就是想要让李福赞同,然后再问他拿银子。

讲真,李青荷心里不好受,面上也带了些,“爹的银子是养老的。”不是给你们拿了花用的。

闻言,李福赞同地点头,赵婉婉见状,皱起眉来,“姐姐,你不帮忙也就罢了。为何连爹的银子你也要管?”

“当然是因为他是我爹。”李青荷寸步不让,本来李福的积蓄不多,要是被她祸祸了,到时候有个小病小痛,问谁拿银子治?

她没有想过问李福要银子,但如果有人要借他的银子,她不知道就罢,知道了肯定不答应的。当然了,要是李福自己乐意,她也不拦着。

但是很明显,李福并没有想要沾那个秀才女婿的光,只想把闺女嫁出去后过自己的小日子。

“那他也是我爹。”赵婉婉也不客气。去了一趟县城,她胆子似乎大了,还敢和李青荷争执了,“要是外人,我还不跟他开口呢。”

合着被她借银子还得感到荣幸?就是梅氏氏那种想法,能帮上的,还都是亲近的人,日后想帮也帮不上了。

“我也没多少银子。”李福开口了,“当初给你们嫁妆花去了五两,这过去了大半年,去年秋收的粮食办了两场喜事,我跟你娘粮食快没了,从下个月开始就要买。你总不能连我买粮食的银子都要拿走吧?”

赵婉婉面色难堪,“爹,我不是……我是想着,等到了明年的现在,就都好了。”

这种心态要不得,谁说明年就一定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