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三

也是,那么多人闹事,真的很容易打起来。

“一起吃饭。”李青荷招呼。

五妹也不客气,端着碗开吃,吃完了还帮着收拾碗筷,听着隔壁喧闹的声音渐渐地小了,“是不是好了?”

果然好了,没多久李兴旺和柳氏就过来了,真心实意道谢,“要不是你们喊我,我都不知道隔壁在发工钱。”

哪是发工钱,是这些人逼着发。

其实大家心里都清楚,杨家看似富贵,其实老赖。错过了这次,不知道猴年马月才会再发,等他们主动发,怕是这辈子都不可能了。

五妹忍不住问,“发完了?”

柳氏撇嘴,“哪能啊,闹了一场,杨家一开始不认,非说是写的秋收,还有两三个月。众人不依,就改口说没有这么多,只能发三成……”她端起茶水喝了一口,抹一把额头上的汗,“这些人不答应,后来才松口说发一半。”

李兴旺已经喝完了水,叹口气道,“一半也行,万一剩下的拿不到,就当自己贴了一顿饭。”

杨家请人那时候,李青荷请人是十五文工钱,中午有一顿饭,大家都这价。只是他们家不愿意做饭,又是欠债,所以才二十五文。去年没还上,众人闹了一场,然后涨到三十,现在还一半,也就是十五文一天。李兴旺这么说也没错。

隔壁一整天都有人闹哄哄的,到了晚上,还真有人没拿到工钱死活不走,不能待在杨家院子里,直接睡到了院子外面。

现在是夏天,倒是不会着凉,翌日午后,杨家把工钱给了,才算是把人打发了。

隔壁人来人往的,偶尔也会有人敲门,两人在家割番薯藤晒干,来人了就进来院子里坐坐。

眼看着秋收在即,再加上众人又要到了工钱,说起地里的收成村里人都挺高兴的。

到了晚上,人都走完了,大门关上,两人打算烧水洗漱睡觉,门却被人敲响。

李青荷去开的,居然是杨父,他笑了笑,“青荷啊,我有事情想和你们商量。”

周承康在院子里听到,“进来吧。”

杨父进门后坐在屋檐下,整个人有些颓废,“我家是真没有银子了,就是粮食,都折成了银子还债,你们家能不能借我一些银子买粮食?”

借银子?

看他这两天发那么多工钱,足有好几两银才能把众人打发了,他以前也一直都说没有,但现在偏偏拿出来了,他的话谁还敢信?

再说,李青荷两人又不欠他的。周承康笑着摇头,“我也没有银子,看似家里东西多,但我们家干不了活,每年那几亩荒地都要请人打理……”他顿了顿,“我的地窖中还有些番薯,藏了一年味道不太好,你要是不嫌弃,就拿个几十斤回去,明年种了再还也可以的。”

杨父哑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