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男主是表哥

顾文景将土豆带回了侯府,还亲自告诉大厨做法,大厨虽然没见过土豆,但被稍微提点一下就明白该怎么做了,还发挥想象力变着花样多做了几道以土豆为原材料的菜肴。

于是侯府午膳就多了几道陌生的菜肴,顾文景给众人介绍道“这是我的船队从海外带回来的新品种食物,味道很不错,大家尝尝。”

顾文景名下有船队出海,侯府的主子基本都知道,因为侯府每年多出那么一大笔收入瞒不了有心人。

宁远侯和袁氏是不过问顾文景自己私产的,反正在他们看来将来整个侯府都是他的,何必惦记儿子的私产。就是顾少平心中有羡慕嫉妒不满也不敢表现出来。

顾文景现在说这土豆做的菜是来自海外的特产,众人都好奇的尝了尝。

“味道确实不错,挺好吃的。”

顾文景知道他们这称赞的话也是看在他的面子上,土豆的味道在这些吃惯了山珍海味的人嘴里尝来,也就是吃个新奇,要说多美味还不至于。而且厨子第一次用土豆做菜,就算在顾文景吃起来,也觉得和记忆中穿越前吃到的不一样。

不过最后那几盘子土豆做的菜大部分还都是顾文景吃的,因为在场的人只有他知道这些土豆能给侯府带来多大的利益,想到这些,别说土豆味道不错,就算很难吃,他也能全部吃完。

午膳后,顾文景私底下拜见宁远侯,跟他商量土豆的事儿。

关于土豆,顾文景已经下了禁口令,相关知情人都被监控起来了,就连袁氏程玉华等人他都没告诉。

“父亲,今日午膳那几道菜肴,原材料就是来自海外的农作物,名为土豆。您可知土豆产量有多少”

宁远侯本来没在意那土豆,只以为是儿子孝顺,得了海外特产就送给他们尝尝,现在听儿子卖关子似的问起产量,他顿时意识到隐藏的含义“莫非产量很高”

顾文景笑了笑,没有继续卖关子下去“没错,亩产千斤”

他去庄子上挖土豆,亲眼看到佃户将地里的土豆全都挖了出来。因为土豆种太少了,两筐土豆全部做种也只种了不到半亩地,但就算这么几分地,竟然收获了好几百斤土豆,可想而知种满一亩地产量绝对能过千斤

宁远侯震惊得手中的茶杯都给摔了,他却顾不上自己摔的是最喜欢的那个青瓷茶杯,连忙追问道“文景,你确定真是亩产千斤”

顾文景点头道“儿子已经派人在庄子上试种了,三月种下,六月收成,土豆种不够,只种了不到半亩地,却收了四百多斤,要是种满一亩地绝对能收一千多斤。”

宁远侯激动的来回踱步“好太好了文景,这简直就是天大的功劳啊你马上报上去,万万不能泄露消息被人抢先了”

顾文景微笑道“父亲,暂时不用那么急,不如再试种几次,扩大产量,起码也要种满一亩地看看收成再上报。而且也要挑个好时机报上去。”

宁远侯愣了一下,马上就反应过来,顾文景说的好时机是太子登基的时候。此时皇帝病重,太子只是监国,现在报上去确实没有太子登基时报上去时机恰当。

宁远侯迟疑一下,道“那会不会耽误土豆的推广。”这一等,就不知要等多久,早一刻报上去推广土豆种植,就能早一步让百姓填饱肚子。

宁远侯虽然看重家族利益,但也不是不心怀百姓的。

顾文景当然也不是那种为了自己利益不顾天下百姓死活的黑心肠的人,他说道“就算现在报上去,也不可能马上进行推广的,土豆数量还是太少,就算这四百多斤土豆全部留着做种,连我庄子上的几亩地都种不满,更不提推广到全国各地了。”

土豆想扩大产量,起码得再收获几波,有足够的土豆种才能正式开始推广。而这个时间并不短,说不定等到太子登基,还不到可以全面推广的时机。

顾文景说的有理有据,宁远侯就点头道“此事你看着办,为父在背后支持你。”

又是一年后,京城敲响了丧钟,缠绵病榻的皇帝驾崩了。

太子登基为新帝。

在新帝登基后,已经放下权力只挂着虚职和侯爵的宁远侯上书将爵位传给儿子顾文景,自己退休。

宁远侯这个爵位是从顾文景曾祖父那一代开始传下来的,当时的皇帝恩典世袭三代始降,正好传到宁远侯身上就是第三代,到了顾文景这一代,继承的就不是侯爵之位,而只是伯爵,顾文景继承爵位后也只能被称为宁远伯了。

于是宁远侯和顾文景就计划着在献上土豆之前,宁远侯上折子请求将爵位传给儿子。

然后不等新帝下旨恩准,顾文景就在新帝登基后的第一个早朝上,第一个上前禀报“启禀陛下,微臣有一利国利民之物要献给陛下”

新帝在还是七皇子时就对顾文景很欣赏,后来做了太子监国,也是他将顾文景升任户部尚书。

如今他刚刚登基,顾文景就说有利国利民之物要进献给他,顿时就很期待“顾爱卿所献何物”

然后顾文景就让人把早就准备好的东西呈上来。

献给皇帝的土豆,当然不能像李昌当初那样弄两个大筐子装满土豆就完事儿了,顾文景做得很细致,命人将两个品相好的土豆洗干净放在盘子里,又命人做了一道醋溜土豆丝和一碗羊肉土豆粉,还有量大管饱的土豆饼。

四个盘碗端进来,众人都愣住了,不知顾文景这是什么意思,给皇帝进献美食

顾文景上前指着第一个盘子里的两颗土豆介绍道“启禀陛下,此乃微臣出海的船队从海外得来的土特产,名为土豆。其他的是土豆做成的食物。而这土豆,易饱腹,营养丰富,老少皆宜,且能亩产千斤”

皇帝霍然起身,迫不及待的上面走下来,仔细打量着顾文景口中的土豆。

他伸手拿起一双银筷子,夹起一筷子醋溜土豆丝,又吃了一口土豆粉,再看看最后那个盘子里厚实的土豆饼,不敢置信的看向顾文景“顾爱卿所言可为真这土豆真能亩产千斤”

顾文景微笑道“陛下,若非微臣已经试验种植过,确定能亩产千斤,微臣岂敢轻易说出这种话”

皇帝惊喜得哈哈大笑“好真是好极了爱卿这是功在千秋啊爱卿快跟朕说说这土豆”

皇帝此时心中的激动欣喜简直无法言表,他觉得这就是天意助他,注定要他成为一个盛世明君,不光送他顾文景这样的肱股之臣,还送来了能亩产千斤令天下百姓吃饱肚子的神物

顾文景微笑着详细介绍道“陛下,这土豆在湿润环境中会发芽,土豆种植就是将长芽的土豆按芽切块,分开埋入土中,温度不宜太高,适宜在低温环境下种植。不过发芽的土豆有毒不能吃,没有发芽的土豆就没有问题。土豆对种植环境不挑剔,在三月种植,六月即可收成,一年能种两次,第二次八月中旬也适合种植土豆”

听着顾文景的解说,不光是皇帝越听越惊喜,就连其他文武百官也意识到土豆简直就是国之利器。

皇帝追问道“顾爱卿,土豆有多少,什么时候能推广下去”

顾文景答道“微臣庄子上有近万斤土豆,只是这些土豆即使全部发芽做种,暂时也没法全面推广,只能先选择试点种植,增加土豆的数量。”

顾文景在这一年来也一直全力扩大土豆种植,但限于土豆种太少,收获并不多,仅仅一万斤土豆,哪怕全部做土豆种,也得过几年才能推广全国。

皇帝也明白这一点强求不来,他立刻下旨“推广土豆种植,就交给顾爱卿你来负责”然后他就提前结束了早朝,催着顾文景要去庄子上看土豆,看长在地里的土豆。

许多朝廷重臣也跟着一起,于是宁远侯和顾文景就带着一大群人浩浩荡荡的往侯府最近的一个庄子上去。

在皇帝带着朝臣们亲手随机挖了几窝土豆,见识到了土豆的产量后,当即激动的要在庄子上吃自己挖出来的土豆。

然而这个庄子并没有什么像样的大厨,顾文景想了想,直接自己撸袖子上了“微臣研究过土豆的吃法,所以微臣别的菜不会做,但炒个土豆丝还是没问题的。”

有迂腐的朝臣觉得顾文景这是有辱斯文,但皇帝却赞道“顾爱卿果然心系百姓,做事认真”

从顾文景那与别人与众不同的数据流奏折就看得出来,他是个认真办事的人。

而作为皇帝,都会喜欢这样有能力又认真还忠心的臣子。

皇帝从庄子上回去之后,很快就下旨表彰了顾文景一番,并且将顾文景即将继承的伯爵爵位换成了国公,他不光不会降爵为宁远伯,反而升为宁国公,世袭三代始降。

也就是说顾文景献上土豆,换来了自己和儿子孙子的国公之位,将来曾孙也能继承一个侯爵,顾家只要不行差踏错,起码还有好几代的富贵。

看着礼部的人把侯府的牌匾拆下来换成宁国公府的御赐牌匾,顾文景回去就抱起长大许多的胖儿子顾正鸿“鸿儿,往后爹也不用担心你的前程了。”不管怎么样,做父亲的给儿子孙子挣了个国公爵位,他觉得也对得起子孙了。

顾正鸿已经十岁了,隐约明白自家成了国公府意味着什么,但却明白得不是那么清楚。

他笑嘻嘻的问顾文景“爹,那我是不是可以不用念书了”

顾文景温柔一笑“鸿儿,你说呢”

顾正鸿脸上笑容一僵,从顾文景身上跳下来一溜烟就跑了“爹我刚刚是开玩笑的,我爱念书,谁不让我念书我就跟谁急爹我现在就回去念书”

又是一年春暖花开。

顾文景休沐日,在已经扩建成国公府的家中大花园里扶着挺着大肚子的程玉华散步。

走着走着,程玉华就忍不住跟他抱怨道“我都这么大岁数了,结果跟儿媳妇一块怀孕,真是羞死人了”

距离当年顾文景升为宁国公已经过去了六年多,这六年里,顾文景也进入了内阁,成了本朝最年轻的首辅。因为他很懂分寸,也知道怎么取得上位者的信任,所以皇帝一直很信重他。

顾文景位高权重,可以说是走上了人生巅峰,唯一能让外人说道的就是他妻子程玉华只给他生了一子。

虽然唯一的儿子顾正鸿聪明伶俐,但比起庶弟顾少平如今膝下五子四女,他的子嗣真的很单薄了。

只是现在顾家当家做主的是顾文景,宁远侯和袁氏早已搬出正院养老去了,也管不了顾文景房中事。程玉华现在也是超品国公夫人,丈夫位高权重,没有谁不长眼在她面前胡说八道,所以她也没纠结子嗣不丰这个问题,毕竟又不是没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