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页

胡氏满心欢喜,激动得落了泪。她擦着眼泪,问:“以后秋宁还回来吗?我……我就得一个女儿,我会想她的……”自从男人入了大狱之后,她都不好意思在村里行走,总觉得所有人都在议论自己,说实话,她想离开。

当然了,她有些舍不得儿子。不过又想,如果能跟着女儿去京城,在那边落脚后,也能回来接人。

比起这穷乡僻壤,京城的夫子要厉害得多。再有,自家男人出了那样的事,两个孩子想要科举怕是有些艰难,她已经问过了,这样的情形,得多找些秀才和举人保荐。

她在这村里,别说举人,一个秀才都不认识,上哪找去?

她不认为婆婆能找到,就算真的能,以婆婆对自家男人的厌恶,怕是也不会尽心。左思右想,她觉得还是去京城好,两个孩子到了那里,有世子姐夫在,侯府一声令下,别说秀才了,怕是连官员都肯保荐。退一步说,就算儿子大了读书不成气候,不参加科举,京城的机会也要多得多。随便做个管事,也比留在县城要好。

这些事情她心里琢磨了许久,一直不好跟女儿开口。女儿对她颇多误会,最好是世子答应带她离开,如此,女儿就算不满,也只能认了。

听话听音,世子人精似的,瞬间就明白了她的意思,侧头看向身边的未婚妻,见她震怒,心下了然。此事怕是胡氏自己的想法,母女俩应该没有商量过。

“伯母可以去京城探望。”霍联南不介意让自己再情深些:“或者,你可以跟我们一起走。日后有机会,再把两个弟弟也接了去。”

胡氏大喜:“真的?”

霍联南失笑:“自然是真。”他侧头温柔地看向李秋宁:“你们是秋宁的家人,也是我的家人。我也不希望她到了京城之后思念你们。只是,伯母没有去过京城,兴许会不习惯。”

“习惯的,习惯的。”胡氏忙不迭道:“我们皮糙肉厚,在哪都能过。”

门口偷听的杨氏姐妹俩听到这样的情形,着实羡慕坏了。二人对视一眼后,也跟着闯了进去:“世子,您救救秋宁的叔叔吧!”

霍联南本就派人盯着李家,自然知道她们所求为何,当即叹息:“当今皇上登基之后,最恨官员官官相护,朝堂上风气清正。叔叔们犯了事,我也无能为力。”

妯娌俩无比失望。

李秋宁心头恨及,这些亲戚平时没有多照顾她,如今却都借着她的面子求人。在霍联南这样的神仙公子面前,家人这样不堪,她总觉得自行惭秽。他越是不介意,她越是羞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