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0章 重重险

纵目 黄石翁 3231 字 7个月前

在认出来古铄的同时,几个每个修士的心头都本能地浮现出一个念头。

古铄死定了!

玉华宗,尚易站在一棵火红的枫树下,遥望着万族废墟的方向,眉宇之间带着丝丝忧虑。

古铄现在应该已经进入万族废墟了吧!

巨鹿族圣山,族长鹿罡看着站在自己面前的二儿子,四年前,他已经让自己的大儿子带着那块令牌和玉简前往地州巨鹿族,此时看着二儿子道:

“鹿客,虽然没有机会把你送去地州鹿族的圣地,但是那古铄已经回来了。过些日子,你去玉华宗拜访古铄,和古铄结交一番。便是不看古铄与地州巨鹿族的交情,便是古铄本身也值得你结交。”

双鼻族圣山,族长闻千里正通过传讯阵盘对万族城商铺掌柜道:“你去玉华宗邀请古铄来圣山,那块地州令牌我们一定要得到。”

多臂族圣地,多臂族族长眉宇间浮荡着一丝焦躁,他已经得到了传讯,古铄到了万族城。这么多年了。终于看到了机会,他的目光闪烁着杀意。

“古铄一定要死!”

古铄双脚踏大地,丹田内八条地脉震荡,瞬间沟通了大地伟力。向着空中连续地轰击出地脉拳,速度极快,在他的头上已经击出了一团拳头的残影,然后从那一团残影中如同烟花绽放一般,绽放出无数的拳头,向着上空轰击而去,而且瞬间放大如山脉。

“轰轰轰轰……”

无数的拳头汇聚成四条绵长的山脉,向着四道至强神通轰击而去。火爆地撞击在一起。

四族罗天上仙脸上已经现出了笑容,他们没有丝毫留力,轰击出自己的至强神通。在他们联手一击下,就算古铄这个天仙期修士再强,也会化为齑粉。

那人马族修士更是在射出一箭之后的瞬间,洪声宣喝,声音回荡方圆数十里:

“今日我四族斩杀古……”

然后他的声音猛然顿住,脸上那威严骄傲的神色都是一僵,变得狰狞和不可置信。

他那长虹一般的箭矢被轰碎了,然后还有绵延的山脉向着他轰击而来。

光柱碎了!

巨山碎了!

龙卷风散了!

四条如残龙的山脉向着他们撞击了过来,准备完全不足的四个罗天上仙圆满身形爆退间,轰出神通抵挡。

“噗……”

古铄口鼻喷血,实际上这不是四个罗天上仙击伤了他,而是他连续轰出了几十记地脉拳,连续地反震让他受伤。

“呼啦……”

他的后背展出风翼,扇动之间,便已经从四个大修士飞退间,出现的空隙穿行了出去,向着万族废墟飞去,瞬间就消失了踪影。

“追!”

四个罗天上仙满脸震惊和羞怒,但是这一击之后,他们也认清了古铄的实力。

古铄竟然有罗天上仙圆满的战斗力,但不是他们四个罗天上仙联手的对手。而且他们坚信,这一定是古铄的秘术。

众所周知,秘术有局限,不能持久,而且具有反噬。

“嗖嗖嗖嗖……”

四个罗天上仙圆满向着古铄逃亡的方向追去。

万族城城墙之上。

一众修士呆滞地看着眼前发生了一切,如同一个个木偶。

“嗖嗖嗖……”

有修士落在了城头:“发生了什么?”

那些木偶般的修士活了,哆哆嗦嗦道:“四个罗天上仙袭杀古铄……”

“古铄死了?”有修士大惊。

“没……他逃了……”

古铄冲进了万族废墟,依旧没有收起风翼,向着深处急飞而去。他上次进入万族废墟过去的时间不久,认定万族废墟应该不会有太多的变化。而且在外围,以他目前的实力,不会有什么危险。他要拉开和后面四族修士的距离。

须臾之后,古铄收起了风翼,冲向了迎面而来了一群鬼物,轰隆隆的短暂的激战,古铄从容杀了出去,向着万族废墟深处奔掠而去。背后那一群鬼物的暴走,搅乱了空间波动。

古铄服食了疗伤丹,一边奔掠,一边疗伤。

一个多月后,熟悉万族废墟的古铄,这次没有丝毫逗留,走得是上次来探查过的路径,所以速度非常快,已经进入到上次遇到冰蓝的地方。这里已经超出的罗天上仙能够应对的深度,对于罗天上仙来说已经有了危险。更为重要的是,从这里开始再深入,路径古铄已经陌生了。

古铄回头看了一眼,自己应该已经彻底甩开了四族罗天上仙,在这无尽的万族废墟中,他们只是四个修士,想要找到自己,那全凭运气了。

古铄祭出了玉山,虚悬在头上:“山灵,指望你了。”

头上的玉山传过来雀跃的情绪。

古铄又祭出了太极剑握在了手中,立刻便有一种血脉相连,心意相通之感。

头上有玉山,手中有太极剑,这让他的心中安定了不少。但还是不放心,便又从储物戒指中取出了阴阳镜,在自己的身体周围环绕,这才举步向着深处行去。

古铄此行目的有二。

一个是寻找彼岸花,另一个便是提升玉山。

当然,每天的修炼依旧不会放弃。

他一边行走,一边开启纵目。开启纵目的目的就是寻找彼岸花。他相信,如果真的有彼岸花,又在他的纵目探查范围之内,一定有气运显现。

他小心翼翼地规避危险,一旦遇到鬼物,哪怕是单个的,他都尽力避开。看到灵器也不贪心,绕开,唯一的一个便是玉山在不断地吸收残破道韵。

他曾经还远远地看到过一个仙宝,当即就绕道走了。

越往深处走,残破道韵越是密集,形成各种形状的残破道韵也越多。而且这种形成各种形状的残破道韵也十分强大,强大到古铄根本就无法应对。全仗着玉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