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六章 百越之议

敢于蔑视任何势力的底气。

不过他倒没有直接出言质问古寻。

作为皇帝,自有人代他发言。

李斯立刻语气严肃的质问道,“国师此言,是不看好帝国对百越的征讨?”

古寻两手一摊,完全不在意朝堂之上的形象,语气懒散的反问道,“请李大人先告诉我,把百越打下来,有什么好处?”

岭南是有不少中原稀缺的奢侈品,甚至还有不少五金矿藏,但是对流沙来说那是一笔吃一辈子也难吃完的巨款,可对帝国来说,价值不菲,仅此而已。

相比较需要付出的人力物力,时间资源,中原有的是地方更值得开发。

当然,从长线来看,价值很大,前提是这个国家能撑到那个时候。

岭南百越理论上最早在秦朝就被占领征服,可实际上真正实现了初步的有效开发,都至少要追朔到……反正在晋朝以后了。

北方游牧政权崛起,第一次衣冠南渡,江南地区才算开始变得富庶起来。

反正征讨百越这事,在古寻看来,肯定是……必须要做的,但也肯定不能现在做。

李斯眼神颇为复杂的看着古寻,对他的反问有些意外。

这个国师……只是以此为借口托词,还是真的因为这个理由才不认同征讨的百越?

李斯心里大概也知道征讨百越未必是件于国有益的好事,不过他的原则就是顺从皇帝,所以刻意忽略了个中存在的问题。

不管怎么说,打下那么大一片土地,总归不是坏事。

“开疆拓土,乃社稷之功,国师觉得还不够吗?”李斯压下心里的想法,也懒得分析什么好处,直接扣个帽子过来。

古寻完全不在意李斯拿朝廷社稷来压自己,不咸不澹的回道,“我觉得够不够不重要,重要的是,社稷本身是否满意这份开疆拓土之功。”

其余的诸多朝臣此时已经连大气都不敢出了。

没想到商议征讨百越的事,能把话题扯到这个地步来,他们现在十分后悔为什么不抱病请假避开这次朝会。

社稷,何为社稷?

国家就是社稷!

那么下一个问题来了,国家,又是什么呢?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不过大体上,可以说是三者加起来的结果——国君,国民,国土。

能站到这座大殿之内的,基本都是饱读百家之书的能人,所以也差不多都都知道《孟子·尽心下篇》中的那句话——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很明显孟圣的观点中,百姓是最重要的,而君王则是最不重要的。

可惜帝国实行的是法家的执政思想,不是儒家的。

古寻这句话的意思也就很明显了,他不是在回应李斯,而是在质问嬴政。

开疆拓土之功,对于皇帝来说也许足够,但对百姓来说,这功劳有意义吗?有价值吗?又是否能让他们满意呢?

李斯头顶也不禁冒出了一层虚汗,他也没想到古寻现在竟然彪悍到胆敢当朝质疑皇帝了。

民为贵,孟圣也就那么一说,实际上君主肯定才是最尊贵的啊!

朝廷管理百姓叫什么?

叫代天子牧民。

牧民啊!

已经把话说的很明确了——百姓就是吃草挤奶,为天子创造价值的生产工具啊!

现在皇帝需要这份开疆拓土的功劳,是该考虑百姓死活的时候吗?

李斯苦笑一声,拱手向嬴政一礼,退回了队列之中,没再继续和古寻争论。

对方把话说到这份上,只有皇帝陛下亲自来对付了,他……已经不适合继续代为发言了。

嬴政的眼神透过冕旒珠帘静静的看着古寻,古寻同样看着他。

君臣二人对视了片刻之后,嬴政还是开口发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