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七章 即刻启程

看着刘兆伦一脸懵地看着韩战,李学武从兜里往后甩了两包没开封的大前门。

“卧铺不是谁想坐就能坐的,得是处级以上的干部才有资格参与排队”

“啊?”

听见李学武的解释,刘兆伦惊讶了一声,随即问道:“那队里那些人怎么说的跟真事儿似的,一个个的都说坐过的卧铺好”。

“蒙傻小子呗!”

“哈哈哈哈”

车里随着韩战的调侃,瞬间响起了笑声,就连闫解成都忍不住笑出了声。

逗着刘兆伦,吉普车进了d城分局的大院里。

李学武来这边是要跟郑局汇报一下案子的情况和即将启程的事情。

上了三楼,敲响了郑富华办公室的门。

“进”

听见郑富华的声音,李学武推开门,笑着敬礼道:“郑局”。

“哦,学武同志啊,来来来”

郑富华站起身对着李学武招招手,示意李学武坐到沙发上,自己则也是往沙发边上走去。

李学武等着郑富华坐了沙发才坐下。

“郑局,我来跟您汇报一下案子的进展和后续将要进行的抓捕情况”。

郑富华从兜里掏出一盒烟抽出两根扔给了李学武一根,自己则是叼了一根,见李学武要起身给点火摆摆手示意自己来,让李学武接着说。

李学武将烟卡在了耳朵上面,给郑富华介绍了案子的大概情况,又说了轧钢厂这边的调查进展。

因为所求甚多,李学武并没有把付斌的情况全盘托出,而是准备把东北的付海波带回来以后慢慢展开调查。

郑富华眯着眼睛吸着烟,仔细地听了李学武的汇报。

他已经从李学武的汇报中听出了一些意味,毕竟也是老公安了,还是正儿八经的领导层,对于这些蝇营狗苟郑富华倒是不怎么在意。

只要盘子控制的好,盘子里的食物怎么吃都是吃。

“唔”

见李学武汇报完,郑富华点了一下头,说道:“既然城里这边的案子已经结束了,你就忙接下来的事儿,审讯工作交给沈放他们,结案怎么也得年后了”。

李学武点点头说道:“是,无论是涉案人数还是涉案金额,都大大地超出了我的预料,我估计案件最早也得在三月份才能处理完了”。

“呵呵呵”

郑富华笑着点了点李学武说道:“还有你李学武预料不到的事情?在我这儿就不要学沈放那一套了”。

说着话,郑富华站起身走到办公桌前拿起了一张任命文件和一封介绍信放在了李学武面前。

李学武最先看到的是介绍信,信的形式李学武其实很了解,在治安股的时候李学武见到多了。

至于为什么李学武要来分局这边要介绍信,那是因为现在去抓的人不在本地。

跨区域办案没有分局以上的介绍信估计人都带不回来。

现在的地域保护可是很严重的,可不像后世那样随随便便就有跨区域合作。

即使是后世,跨区域办案也是个难题。

李学武如果拿着轧钢厂的介绍信,在港城分厂可能好使,可如果出了钢铁系统的管辖范围那就是废纸一张,地方根本不认。

郑局给的这封介绍信格式跟轧钢厂的一样,就是内容不同,最让李学武惊讶的是带队领导的级别。

李学武看见介绍信上自己的名字后面的级别是副处级。

“郑局,这……是不是写错了?”

其实李学武倒是没怀疑介绍信开错了,而是以为局里故意这样的呢。

有时候跨区域执行任务会把带头人的级别虚标,为的就是出门了方便。

这就是八九十年代火车上出现了一堆堆处长、主任的原因。

当然了,这种风气现在还很少,但是备不住李学武这么猜测。

郑富华用手指点了点介绍信下面的文件示意李学武看看。

李学武看了郑富华一眼,随后拿起下面的文件看了起来。

其实不用多看,任命文件的文字都特别的简练,就那么几行字。

尤其是李学武看见自己的名字就在标题上面。

文件的抬头是京城市g安局d城分局文件,下面是文件号:北公办发【1966】7号。

一条红色的横线下面便是:京城市g安局d城分局关于李学武同志任职的通知。

各区处、大队、所:

分局研究并报市局决定:

任命李学武为东城分局治安处副处长,免去其交道口派处所副所长职务。

整个通知就单单这么一条,下面便是特此通知四个字。

当然了,完整的格式是这四个字下面还有:

京城市g安局d城分局1966年1月16日

主题词:职务任免通知

京城市g安局d城分局

1966年1月16日印发

李学武看着手里的任命文件愣神,郑富华笑着说道:“高局对你的期望很高,昨天上了会,便去市局定了这件事,这不嘛”。

说着话,郑富华点了点李学武手里的文件说道:“你手里的文件还热乎着呢,刚送到我这里来”。

李学武从文件号上就看出了这文件的新,现在是一月份,又是年节,所以文件号还很小。

再看文件内容就知道了,任命文件一般都是几个人一起出示,很少单出一个人的。

抬起头看着郑富华,李学武有些激动地说道:“郑局,学武初出茅庐不经世故,蒙您错爱担此大任,恐才短思涩褚小杯大啊”。

看着李学武满脸的惊措和谦逊和话语,郑富华笑着摆摆手说道:“你的能力我和高局都看在了眼里,不必妄自菲薄”。

说着话,郑富华仰靠在沙发背上解释道:“再一个,我们给你这个位置也不是让你来享受待遇的,是现在的分局需要你来贡献力量了”。

说实话,郑富华是真的开始欣赏李学武了。

抛开其他原因不说,单说李学武的学识和才华,这在一群大老粗的系统里也算是凤毛麟角了。

要说比学识,比才华,那比李学武厉害的人物也有,但多在市局机关做文章,下面的行动单位和一线很少见。

这很正常,毕竟现在高素质人才还是很稀缺的。

要说比行动能力和业务能力,这李学武在才华的基础上又能吊打现在的一线人员。

尤其是李学武能跟郑富华接上话,说通俗些就是李学武的思维能跟郑富华在一个频道上。

这是郑富华在沈放身上看不到的,更别说年龄更大,学历更低的段又亭了。

李学武放下手中的文件坐直了身子说道:“郑局,局里但凡有用到学武的地方我一定义不容辞,可这……”。

迟疑了一下,李学武将任命文件往前推了推说道:“我的能力在轧钢厂还能用的开,这局里能人无数,再说我的年龄实在是……”。

李学武推辞的意思很明显,郑富华当然看的出来李学武是什么意思。

“呵呵呵”

郑富华将茶几上的文件又推了回去,说道:“没让你离开轧钢厂,人事档案两条线,再一个就是你说的年龄问题”。

说着话,郑富华站起身走到办公桌旁翻了翻桌上的文件,边翻找边说道:“你能谦虚地认识到自己的短板这是好事儿”。

找到了自己要找的文件,郑富华走回来说道:“但你要知道,咱们这个单位的性质讲究的是学无先后,达者为先,你谦我让最是要不得的”。

走到李学武身边将一份文件递给了李学武,说道:“看看”。

李学武接过郑富华递过来文件看了看,见是一份会议纪要。

翻开了往后看,从会议内容上来看就是讨论关于李学武任职的问题。

其实这种文件是不应该给李学武看的,因为在会议上讨论任命有人赞成就有人反对。

这不符合组织程序,但郑富华认为李学武以前不是分局的人,所以不会有什么想法,这才把记录交给李学武来看。

这样直观地看,能让李学武知道局里对于李学武使用上的态度,也能让李学武知道高局和郑富华是顶着多么大的压力给了李学武这个机会。

会议纪要最后形成的决议除了李学武的任命以外,还确定了李学武的分管工作和责任。

由李学武同志协助治安处处长管理治安处治安工作,同时,由李学武同志负责管理分局行动人员的指挥、训练及队伍建设,统筹、整合、提升全区域内各重点单位、厂矿等所属保卫力量行动能力和防卫意识,同时兼管分局装备建设工作。

李学武看着手里的会议纪要,这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分管工作可把给他惊讶的不轻。

这哪里是副处长啊,这权利构架都快赶上副局了。

再一个,这工作分工一般不是这么分的,应该是李学武入职到处里,由主持工作的处长在工作会议上讨论并报分局决定。

可李学武的分工现在成了分局会议讨论并直接随着任命文件决定了,这可不多见的。

看着李学武惊讶的神色,郑富华笑着说道:“高局是一个很有魄力的领导,权利给你了,就看你还能不能做出那天晚上那么耀眼的成绩了”。

李学武其实不愿意趟这边的浑水的,今年这边的变动可能很大,自己在这边的布局有可能打了水漂。

可现在李学武完全被郑富华弄的骑虎难下了。

气氛都烘托到这儿了,这个副处长要是不接着,郑富华敢让李学武走不出这个大门。

“既然高局看得起我,又能蒙您错爱,这个担子我接了”

“哎!”

郑富华赞叹了一声,说道:“如果不是因为将要年底了,如果不是你这次的案子确实办的漂亮,你这个副处长还真就不好说”。

说了这么一句,随后问道:“你去东北带几个人去?”

李学武回道:“算司机三个人,应该够用了”。

郑富华摆了摆手,走到门口打开门出去了,没过一会儿又回来了,还带着段又亭进来了。

“李副处长好,哈哈”

段又亭见李学武站起身,很是正式地给李学武敬了一个礼,随后见李学武的表情又笑了起来。

郑富华笑看着两人说道:“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落后就要挨打,这就是我让你们多学习的原因”。

这话是给段又亭解释李学武升职的原因,也是给李学武一个缓和的台阶。

解释完,郑富华对着李学武说道:“你带的人不够,最起码身份还是太单一了,这样,让北新桥给你出个人,正好又亭在这儿”。

交代完李学武,郑富华又对着段又亭说道:“今天就抓你的壮丁了,赶紧去安排个人准备跟李学武走,再交代办公室的人给铁路打电话要车票”。

“是”

段又亭答应一声,笑着对李学武说道:“今天我来给领导汇报工作,没想到还捡到便宜了,哈哈,稍等啊,我这就去叫人”。

也不等李学武客气,段又亭已经出门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