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二章 挖呀挖呀挖

李学武看了看傻柱的房场,他这屋的大梁和立柱都是现成的,盖起来倒是不慢。

“原样重建?”

“哪儿能啊”

傻柱笑嘻嘻地看着李学武说道:“你都给支招儿了,我还能不听?”

“呵呵,说服雨水了?”

李学武先前跟傻柱说的就是他在正房分三间,给雨水一间,把厨房和餐厅改在雨水那屋。

傻柱笑着叽咕叽咕眼睛,道:“迪丽雅去说的”。

“嘿,你还真是个爷们儿”

秦淮茹笑着抹哒了傻柱一眼,随后指着两家相邻的那处拐角问道:“那边儿你准备怎么收拾啊?”

“搭个棚子,柴火啥的也好搁”

傻柱知道秦淮茹的意思,扒拉了一下秦淮茹说道:“不能亏了你去,咱们两家一起用”。

“这还差不多”

秦淮茹过来也是跟傻柱问问这边怎么建,是她婆婆要她来问的。

她倒是对家里这边管得少了,可有些事儿她婆婆却是要她出头的多。

不过她跟傻柱也不是认识一天两天了,又有李学武在这儿,有些话笑着就说开了。

一大妈站在门口看着傻柱的房场也是笑呵呵的,她们两口子说白了也是要指着傻柱多一些的。

养老这个词是一大爷和一大妈躲不过去的难题。

就像后院儿聋老太太一样,总得有个能伺候吃喝拉撒的人。

现在傻柱盖房子娶媳妇儿,这是有一定的了,他们也省心了。

迪丽雅为啥能跟雨水去说这些,这里也有一大妈的帮助和撮合。

早晚是一家人,能跟迪丽雅处好关系,无论是一大妈,或者是雨水,都是必然要走的一步。

李学武没跟他们在这多聊,倒座房就好饭了,他得赶紧洗个澡,换身儿衣服。

这个时候说热不热,说冷不冷,可上了一天的班儿还是会出汗。

再加上他穿着皮鞋,到家总喜欢换上舒服的粗布褂子,踩着布鞋。

于丽管李学武这种做法叫忆苦思甜。

“我是不是得换布鞋上班了?”

从卫生间走出来的时候正瞧见于丽在里屋帮他找衣服,随口问了一句。

于丽拿着短卦递给李学武,接了李学武的皮带和枪套拿进了里屋。

“再穿些日子吧”

于丽站在柜子边回道:“我看有人穿皮凉鞋呢”。

“呵呵,穿袜子的那种?”

这个时代,乃至是后世九十年代,流行着一种特殊的潮流,那便是袜子配凉鞋。

穿凉鞋本来就是为了凉快,为啥还要穿一双袜子,多数还是浅色的?

李学武有些理解不到这个潮流点。

“怎么?你不喜欢?”

于丽也不知道这人怎么就这么多讲究,说难伺候可难伺候,说好伺候也好伺候。

吃的李学武不挑,穿的上面说挑也挑,就是不喜欢有些大家习以为常的风格,说不挑也不挑,在家穿粗布小褂也行。

“没说凉鞋”

李学武摆了摆手,因为拉着白窗帘,直接甩了浴巾往炕边走,去换衣服。

“我就是不习惯袜子配凉鞋”

于丽看着李学武甩着兵器跟她示威不由得瞪了他一眼,将浴巾挂好,嘴里回道:“那就买带网眼儿的,也凉快”。

“无所谓了,你决定吧”

李学武一边穿衣服一边应了一句,现在他也不知道每天自己应该穿什么了,习惯了于丽给准备好一切。

无论是阴天下雨,还是天暖有风,于丽都会按照气温和今天要去的地方帮李学武准备好一切。

当然了,于丽有的时候也找不上号儿了,因为李学武每次夜不归宿都会带回来一套新衣服。

衣柜里的衣服她现在也定不准是谁给做的了,这坏人就不缺给做衣服的女人。

“三大爷找我爸干啥?”

于丽一直在家,院里有什么事李学武习惯问于丽,今天看着三大爷有点儿不对劲儿,便问了。

于丽犹豫了一下,回道:“可能是有了吧”。

“啥玩意?谁?三大妈?”

李学武倒是被这个消息给惊着了,一连三个问题,也给于丽逗笑了。

“去你的,有这么猜的嘛~”

于丽嗔了李学武一句,随后也没等李学武换好了衣服便先回了前院儿。

李学武问完了也明白咋回事了,挑了挑眉毛,跟屋里打了个电话才去吃了饭。

饭后刘茵带着几人继续做被子,李学武跟大姥闲聊天的时候说起上坟烧纸了。

因为周六就是清明节了,没有赶着日子上坟的,都是提前办。

这事儿李学武得记着,大姥要回去老家一趟不说,他也得给祖坟去烧纸去。

跟母亲说了一句,便回院儿看书去了。

翌日,早饭过后。

李学武昨天下班的时候就跟厂里安排好的,指挥车接了他以后又去接的董文学。

“匆匆就这么一趟,忒折腾”

韩殊将给董文学准备的大包小包指了给李学武,沙器之和韩建昆拎着便送去了车里。

“没办法,炼钢厂那边的情况你也知道”

董文学也是有些遗憾地抱着儿子,对着韩殊愧疚地说道:“我本来打算多住几天的,但李副厂长那边……”

“算了”

韩殊是一个很独立的女性,从她没有跟着董文学调动就能看得出她的个性。

这会儿当然不会当着学生的面儿说什么儿女情长,接了儿子,对着董文学说了几句注意身体的话。

董文学看了看儿子和爱人,随着李学武上了指挥车。

李学武没有从师母的脸上看出什么,他也没打算介入,更不想帮董文学做什么。

两人在路上聊了聊家里的事儿,董文学也知道李学武一直在照顾这边。

不过李学武来的少,每次都是跟着顾宁一起。

虽然有师徒名分,但毕竟年岁差的太小,董文学不在家,他也不好往这边跑。

当然了,跟顾宁一起来除外。

“有跟你丈人联系吗?”

董文学看了看李学武,笑着说道:“我上次给老领导打电话还说起你”。

“没,没机会”

李学武笑着道:“商量结婚的时候顾宁回家打了一个,我没在场”。

“唉~时间真快啊”

董文学看着窗外感慨地说道:“一眨眼就要到夏天了,我现在还记得你刚来报道的那会儿,呵呵”。

说着话又看向李学武道:“我这个媒人也算是修成正果,不枉你叫我一声老师了”。

“让您费心了”

李学武在感情上确实得了董文学很多帮助,如果没有董文学一直积极帮他撮合,跟顾宁是不可能在一起的

“什么话”

董文学笑了笑,随后很是放松地说道:“无论什么时候,男人终究是要占据社会的主导地位的,优秀的品质自然会有好的姻缘”。

“我就当您是王婆了”

李学武笑着应了一句,随后主动切入正题。

“李副厂长没有为难您吧?”

“呵呵,身不由己”

董文学拍了拍李学武,两人便这么沉默了下来。

到了轧钢厂,李学武主持,董文学讲话,给保卫处股级以上负责人开了个会。

这算是自董文学临危受命去钢城后第一次在保卫处露面。

上次他走的时候保卫处还没有清除付斌的影响,局势不稳。

这次再看,保卫处已然是旧貌换新颜,人可能还是那些人,但精神面貌不可同日而语了。

散会后董文学很是满意地拍了拍李学武的肩膀,能把保卫处经营的如此团结,他自问即使他来坐这个位置,不一定比李学武做的更好。

李学武请了董文学回到办公室,随后便示意沙器之关门。

沙器之得了李学武的吩咐,泡好茶后便出了办公室,办公室只有李学武和董文学两人。

两人谈了什么没人知道,这期间沙器之一直在走廊里守着,所有来汇报和请示的都被挡回去了。

而那些探寻的目光一直有,毕竟分厂的一把手,保卫处名义上的一把手回来,势必会引起某些人的猜忌。

而董文学从李学武办公室出来的时候也恰恰让这些人不由得心惊。

没有了散会时的轻松,也没有了师徒间的热络,董文学眉头皱的很深,由着李学武陪着下了楼。

跟昨天一样,指挥车打头,三辆车送了董文学又去了调度车间的站台。

在站台上李学武和老师合了一张影,是韩雅婷给照的。

“回去吧,好好工作,一切有我”

董文学的眉间还是有散不去的郁结,但临别在即,他还是不想学生背负这么多的压力。

李学武握住了董文学的手,道:“刻不容缓,如临深渊,您多保重,师母那边我会安排人照顾”。

“你办事我放心,等你去钢城咱们再谈”

董文学看了看正在挥舞小旗的车站人员,松开李学武的手,拍了拍学生的肩膀便上了车。

这一趟通勤车是挂在货运的后面,货车上装载的是供给一七厂的重要零部件,车辆先去一七厂,再回钢城。

如果不是形势严峻,董文学这一趟出差是能在家多待几天的。

可怎奈外部和内部的压力,即使远在钢城的他也不得不时刻准备着。

二月份的时候文艺界就有不和谐的声音传出,三月中旬便闹了起来。

李学武跟董文学估计,这个月一定会有很大的风吹下来。

虽说不上什么时候最强风,但眼瞅着情况就不对,李怀德又在蠢蠢欲动,他们师徒两个真的是站在悬崖边上顶着大风造房子了。

因为电话里沟通不方便,昨天从董文学处得了钢城姬卫东一行人的工作进展,晚上打了个电话,今天又托董文学给他们带消息。

就算是没有李怀德这一出儿,李学武也是要去往钢城的,因为树上的果子就要熟了。

不知道是不是被逼的急了,以关东为连接轴的这个走私团突然开始扫尾了。

姬卫东监视的几个重要人员不是被杀就是被调走。

白的还能看得住,有些黑的直接上船跑路,因为怕影响了向允年那边的工作,姬卫东最近很被动。

不过依着李学武的猜测,这可能是关东,或者是关东代表的那个团体的障眼法。

李学武给姬卫东带去的消息便是抓大的,放小的。

跑路的那些个不过是惊弓之鸟,带不走钱财,越是这个时候,那些人越是不敢将自己一辈子的身家交给手底下人。

狗急了跳墙,兔子急了咬人,现在基本上是查的差不多了,只等向允年那边开发令枪了。

不过纪监的工作是讲究程序的,李学武和姬卫东定好的,也是需要纪监给他们背书,所以这个程序必须有。

以后出了事情是要把向允年踹出去顶雷的,这个时候必须要让向允年完成程序。

送走董文学,李学武暂时把心里的担忧放下继续自己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