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章 货悖而入,亦悖而出

李怀德现在就想试试能不能侧面撬动杨凤山在轧钢厂的权威,所以才有了这么些事。

随后更是还有其他的安排,如果杨凤山坚持不住,那杨凤山在上面领导的眼中就是掌控能力不足。

不足怎么办?那就提一个常务副嘛,加强机关的领导能力。所有的干部身在仕途,都是一个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情况。

包括李怀德,如果不寻求增加自己权利的,促使自己进步,那么就会被杨凤山利用其他副厂的工作成绩,进一步压缩他的权利范围。

他现在已经是主管后勤系统的副厂长了,再被边缘化,那他在上面领导的眼中就是一个没有能力的干部了。

其结果不仅仅是他的进步空间失去了,当前的岗位也有可能面临着调整的风险。

这是一个正常的过程,总要给下面的干部腾空间,优胜劣汰。组织上讲究的是,问渠那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

保持组织的活跃性,纯洁性,那就要不断地将新鲜力量引进来,冲击掉旧有的、落伍的思想。

说起来很残酷,但这就是正治生态环境下的生存法则。李学武也是这个生态环境里的小虫子,想要活的更久更舒服,那就得不断地活动判断形势的变化,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时间做适合自己的事。

领导的入驻,绝不仅仅是调研和阻碍斗争那么简单,更有可能是上面的领导对于轧钢厂当前的发展想要进行调整的意图。

无论是什么,这个时候李学武都希望在第一时间掌握变化的情况,进而做出反应如果是平常还好说,现在已经是四月中旬了,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了。

“领导好”

“好、好”肖领导跟站在吧台里给自己打招呼的服务员笑着点头应着招呼。

走过拐角,进了大厅,看见站在大厅等着自己的杨元松,肖远华笑着夸奖道:你们这个招待所不一般啊”。

“呵呵,领导您多给意见”杨元松笑着应了一声,请了领导往食堂去吃早餐。

他本来是想着领导在楼上吃的,但昨天领导把厂长的安排否了,一直都是在食堂这边吃的。

所以早上,他也是来食堂这边等着的。肖远华没有责怪杨元松早上来等自己,虽说他不提倡这种迎来送往,但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道理他还是懂的。

说是不要客气,不要搞特殊,但下面的同志接待起来也是不方便。总要给同志们一点理解,一点宽容的,毕竟一起吃个早饭并不特殊不是。

不知道是不是招待所这边的同志得到了什么通知,除了昨天中午是在包间里吃饭时的主动上菜,随后的几顿饭都是由着领导同大家一样,采用自助的形式进行用餐。

没有了繁杂的接待礼仪,没有了服务人员的热情服务,倒是让领导感觉到了轻松招待所这边的早餐算得上是丰盛了,四样凉拌菜,两样咸菜,主食是花卷和馒头,喝的是小米粥和蛋花汤。

在这边住宿的客人可以花两毛钱吃个饱,在这个时候还是很实惠的。外面的煎饼果子和豆浆要想往饱了吃,还得一毛钱呢。

再说那咸菜和主食也没有这边的实在不是,所以在这边住宿的客人,一般都会在小食堂吃。

而家里双职工的,其中一个能到一定干部级别的,不愿意做饭的,也能来这边买着吃。

不然就得去大食堂那边了,那边的伙食没有这边的精细,也没有这边的花样多。

肖远华一只手端着一小碟咸菜和凉菜,另一只手端着一盘花卷,秘书很机灵地帮着打米粥。

杨元松也是自己亲自打的饭菜,倒是让在这边就餐的,知道他身份的人很是意外。

书记可是从来不在这边吃早餐的。不过知道肖领导的,也都明白怎么回事儿,最多看上几眼,可不敢惹了领导烦。

肖远华对着要接自己手里碟子的杨元松示意不用帮忙自己来,一边笑着放下手里的碟子,一边说道:“你们的这种模式很好啊,方便,省事儿”。

听见领导夸,自然是好事儿,一大早上的,有个好的开始也是个胜利的开头。

等几人坐下,杨元松笑着问道:“跟部里的机关食堂比怎么样?”

“嗯,不遑多让”肖远华笑着再次夸了一句,招呼随行的几人吃饭,同时对着拿着馒头一起吃的杨元松说道:“你们厂的管理还是很有先进性的,这在服务人员和方式上就能看得出来,不仅仅是这就餐的方式”。

“我们也是痛定思痛啊”杨元松趁着早饭的时间,给领导讲了以前的招待所情况,又讲了厂里决心变革的态度和决心。

“实不相瞒,这招待所以前的负责人是凤山同志的小舅子,呵呵,倒是给他惹来了不少麻烦”

“是嘛!”肖远华倒像是第一次听说这件事的样子,见杨元松介绍的情况,很是意外地看了他一眼。

随行的几人也都是在心里思量着杨元松所说的话,早餐时间,没必要就开始谈工作,不过这风闻趣事也够有料的。

“好在啊,凤山同志比较正派,见不得这种情况”杨元松倒是很会拉扯,笑着就把话里的意思拉了回来。

“我们一起碰了一下,决定调个强有力,有组织,有纪律的人过来管理”。

看着领导看过来,杨元松笑着解释道:“就是双预案的设计者,李学武同志”。

“哦?”肖远华喝了一口粥,问道:“让保卫处副处长来当招待所所长?”

“当然不是”杨云松好像是故意等着这句一样,解释道:“这招待所原来是在厂办的管理下,现在算是归李学武同志管,最初是从保卫科调来个所长管理”。

解释着,还示意了一下食堂里服务员等人说道:“良好的纪律应该由重视纪律和执行纪律的人来创造”。

肖远华看着杨元松点了点,没有说什么。而杨元松见领导明白了自己话里的意思,也是笑着道:“纪律性养成后,还需要淳朴的品质,所以李学武同志从车间抽调了几位工人来管理招待所,这才有了今天您看到的良好作风和服务”。

“这倒是值得思考啊”肖远华手里拿着花卷说了一句,同时看了随行的几位干部一眼。

这些干部自然明白领导的意思,也各自在心里思考着杨元松的话。一个是副部,一个是局级企业的班子一把手,其他都是部里机关的人员,坐在一起能聊一个招待所的事儿吗?

领导夸的是招待所的管理,那只是夸奖吗?只是夸一个招待所吗?而书记回答的这么委婉,是代表了什么意思?

从招待所以前的情况说起,从厂长的小舅子说起,从李学武给招待所的管理带来的变化说起。

这恰恰就是从领导夸奖的管理说起,由小见大,强调了队伍的工作纪律,强调了队伍的思想淳朴,才有了领导最直观的感受,这又是什么意思?

领导所说的值得思考,又代表了什么。这些问题不仅仅是萦绕在随行人员的心里,领导也在想,东道主杨元松也在想。

博弈随时随刻,无处不在。随后的时间里,领导没再问起这个,杨元松也没再继续这个话题,适可而止。

几人好像也都没注意似的,吃完了这顿丰盛的早餐。早餐过后,肖远华示意随行的干部去楼上各自修整,一会去厂里继续调研工作,而他自己,则是示意杨元松陪同他去院里走走。

看着辅楼旁的小花园、运动场、室外游泳池,再看看招待所前面的团结湖和湖边的花园式景色。

清晨的朝阳红似火,照射的湖水也成了火焰一般的跳动。就像现在轧钢厂上层的情况,复杂多变。

徜徉在湖边的小径上,主动提出来走走的肖远华,和陪同的杨元松都没有开口说话,好像不想惊扰到这份静谧似的。

可早晨的团结湖不存在沉静,鸟语,风动,都能给人一种生机勃勃新兴向荣的蓬勃力量。

走了许久,肖远华这才开口,道:“大好时光啊,要珍惜啊”。杨元松跟在后面听着,并没有急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昨天领导就来了,但他没有来找领导汇报工作,因为他知道,厂长比自己更急。

把领导请来轧钢厂,想来厂长的压力也很大了吧。他是想稳坐钓鱼台的,所以他不急,这也才有了第二天早上才来见领导的举动。

不过显然厂长是跟领导说了什么,现在对于轧钢厂,领导还是有些不满意的地方的。

要不然为啥一见他这个轧钢厂班子的班长就各种夸奖啊。肖远华也没有在意杨元松的态度,抬起头看了看书上的鸟,一边走着,一边说道:“凤山的工作,你们谠委那边是个什么意见?”

“这···”杨元松没想到领导这么的直接,一时有些迟疑。不过他也是见惯了风浪的了,顿了一下便回道:“轧钢厂现在的发展形势自然是没有问题的,各项工作进度都在稳步推进···”肖远华耐心听着杨元松的回报,即使知道他在打太极,也没有阻止他。

直到杨元松说了个不过,这才问道:“不过什么?”杨元松也是看了领导一眼,这才回复道:“凤山同志在有些工作的安排和决定上,还是有些盲目的”。

肖远华转头看了杨元松一眼,回头继续走着道:“这不应该是你这位班长的责任嘛,时刻提醒他,纠正同志的错误嘛”。

“错误是谈不上的”杨元松自然不会全盘否定了杨凤山的工作,这不符合他的诉求,更不是一个班长应该做的事。

“厂里的行政决定还是要以凤山同志的意见为主,谠委嘛,掌握大的方向,要给做实际工作的同志试错的机会”。

肖远华看了看前方的湖景,没有立即点评杨凤山的回答,缓了一会儿却又突然问道:“保卫处是李怀德在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