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263章:蒙元玉玺,藩属国?想都别想。

“只要我们忍辱负重,明国皇帝迟早有老死的一天,我们的目标是成为朝鲜一样的番属国,为此,怎么丢脸都没事。”

硕托抢在多驿前面说道,咬牙切齿,对于这种输法,他是怎么也不服气啊。

“叽里呱啦说嘛呢?都给老子老实点,陛下已经到了,现在都跟老子走。

嘿,你还用这种目光看老子,怎么着,想杀老子?

老子去你奶奶的,老子还能让你再杀我族人?仇还没报呢。”

硕托就因为没有收回凶狠的目光,被皇家陆军看守的战士看到了,瞬间就是一枪托砸过来,结结实实的砸在了没反应过来的硕托肩上。

“不许动,举起手来,否则格杀勿论!”

疼痛和屈辱袭来,硕托激动的就要冲这名士兵动手,看着突然竖起来的一排枪,老实的举起了手。

“几位小将军,别激动,他这个人眼睛就是这样。

你们不是说你们皇帝陛下到了吗?让皇帝等久了可是失礼的行为。”

“哼,算你们走运,现在跟老子走,要不是陛下来了,老子非要给卢总督报报仇,让你们去水牢玩玩。

别以为老子不知道你们是谁,硕托是吧?两年前你劫掠我大明百姓的帐还没算呢。

还有多驿,你和那个狗日的多尔衮一样,都叫多,你们几次入关,和我大明百姓的血海深仇,数都数不清。”

听着士兵碎碎念,多驿牙齿紧紧的咬着,快忍不住了,如此羞辱,简直是在他们面上撒尿,以前的汉人士卒,谁敢如此对他们?

至于他们说的血海深仇,没谁在意的,他们杀的汉人多了去了,根本没有愧疚之心,有的只有恨杀少了。

短短的数百步,多驿和硕托从来没有觉得有这么长过,耳朵听着战士各种辱骂,让他都觉得,这是不是崇祯故意的。

战士骂着骂着,也没了感觉,而且快到总营了,再继续骂,被纠察看到就没好果子了,于是他也停了下来。

“进去吧。”

在一个更大的帐篷门口,两名拿着安检仪的士兵,对着硕托四人一阵扫,然后让他们把身上所有金属物品都给摘了放在门口。

这些金属物品,还包括了他们的戒指,项链,头饰,甚至衣服的钩子。

“桌布泰,你留在这里守着这些东西。”

“奴才遵命。”

桌布泰瞬间松了一口气,他的官职最低,这进去也没有啥用,还尴尬,在门口吹风好多了。

门口的士卒不屑的看着地上的粗糙饰品,也没有阻拦,依言让他们一个人在这里守着。

只是三人刚进,就来了两个战士,直接将桌布泰堵着嘴巴,拖到角落。

“老实点,在这里蹲着等他们。”

被吓懵乱板的桌布泰听到话,这才停下反抗,原来是不准他在营门口,那直接说嘛,没礼貌。

军营总帐。

崇祯坐在主位,两只手拿着临时充当道具的一本三国志看着,掀开帘子时,用余光瞟了一眼。

“下臣乃大清国豫亲王多尔衮,携大清国肃亲王硕托,奉国将军额客亲,参见陛下,祝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今下臣携金朝天可汗,大清国皇帝多尔衮旨意,代我大清国皇帝,为两国交战感到歉意,闻陛下亲至辽东,特携文书前来。”

“免礼,都继续跪着吧,反正你们喜欢跪。”

崇祯的前句话让几人松一口气,结果后一句瞬间让三人差点没倒下去。

多绎则是感觉到了难办,今天的投降,怕是凶多吉少啊。

“谢陛下,陛下,这是我大清国之玉玺,为蒙元手中所获,是为天下皇帝之正统所证。

还请陛下饶恕爱新觉罗家一时糊涂,对陛下天威的冒犯。

我大清承诺,此后大清永远是大明的属国,永世只有亲王,再无皇帝。

臣多绎,恭贺陛下收回玉玺,天命所归。”

“陛下九五至尊,天命所归。”

跟随的硕托额客亲赶紧跟着喊道,地板有些硬,他们很久没有这么跪过了,还真有些难受。

崇祯好奇的看着小太监递过来的玉玺,有些奇怪,还有些期盼。

根据传说,蒙元手上的就是多年已经消失不见得传国玉玺,所以他也有些激动。

如果玉玺是真的,那他确实可以给多绎一家一些好处。

“你们这玉玺,还真是坚固哈?朕把整个盛京皇宫夷为平地了,他居然还好好的,挖出来废了不少功夫吧?”

三人听到这句话,瞬间一个激灵。

他们用了两天,亡命奔逃,恨不得多生两条腿,从锦州穿过蒙古,直接跑回了盛京。

本来以为会面对皇台吉的孤儿寡母,还有各种麻烦事,没想到崇祯已经给他们处理干净了。

真的是干干净净啊,整个皇宫就没有完整的砖块房梁,宫墙都塌了几段,他们没想到,崇祯能够这么狠。

而这也是他们主张赶快投降跑路的原因,有这么大的外挂,真的只能投降,反制不了的话,内部都会先解决了他们。

所以多尔衮提议让他们带玉玺投降的时候,各部落代表居然无人反对。

“下臣谢陛下仁慈!陛下仅对谋逆皇室进行了攻击,却没有对盛京的百姓们无辜杀戮。

这是陛下仁义,是陛下知道,与陛下作对的,都是爱新觉罗黄太吉,而不是我大清国民之意愿。

陛下仁义!当得大清国民万世敬仰!”

“嘶……”

虽然千穿万穿马屁不穿,可是崇祯都快被这个马屁给破防了。

大明官员这么说了,还情有可原,你们满清这么称赞,是真的脸都不要了啊。

不过这个马屁还是让崇祯舒服至极,也在心中感谢陈烨,要不是他阻拦,崇祯真会向整个盛京来一轮轰炸和燃烧,他对黄太吉的恨,在当时是浓郁得很。

只是观察着玉玺的崇祯,很快就发现了不对,玉玺上的字,并不是隶书。

这也就罢了,它的肩膀上也少了曹魏那段刻字,瞬间没了兴趣。

“嗯,你们如此明事理朕很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