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工地视察

大唐朝请郎 宁溪南 1101 字 2022-10-05

“亦需十数日,半月后可陆续迁入。”

“好,你等辛苦,待事毕再行论赏。城北那边如何?”

“道路已铺设完毕,桥梁尚需些时日,房屋宅舍正在抓紧时间。近几日迁来民户不断增多,工人是不缺的,到是砖瓦有些不能及时。”

“可知原因?”

“烧制需要时间。请府师放心,已经加添人手增开窑口,很快产量就能提来。”

张军点了点头,情况基本比他预计的都要好一些。主要是这会儿全民皆工,迁来的户丁都可以马加入建设队伍。人多力量大嘛。

天兴城的房子也不是白给的,需要用工分来换。

迁过来的民户还有原来城中的兵户都要参加劳动,除了换取口粮之外还会计分,到时候按分计酬,也就是房屋物资的发放。

这会儿整个凤翔天兴两城以及周边诸县镇的民户那真是情绪高涨,都在为这次城改贡献力量,选入各坊做工的,搞建筑的,还有集体在城外开荒辟田的,都有活干。

这个时代的大多数老百姓除了种地以外没有什么其他生活来源,所以积极性相当高,而且干什么活都是一把好手。

房屋盖的快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砌砖本就比夯土快,房架窗子门户都是用的原来的稍改一下,省去了木作打造的时间,而屋顶铺瓦又比铺草方便快捷的多。

唐代的民居主要是茅草屋,不只是普通平民人家,富裕户和很多官吏也一样住着草房,只有皇宫官署大贵人家才是一水的瓦房。还不全是砖的。

这是时代的限制,也是生产力的限制,技术,事实唐代的砖瓦建筑工艺已经很成熟了,纯砖瓦结构的高楼已经出现。

确切的说,是砖皮瓦顶木头芯。以砖砌墙以瓦结顶,里面都是木制楼板阶梯。这种建筑方式一直延续到了近代。

“郡王,此是何物?”

李左丞和霍大监跟着看了半天,甚至还学着张军蹲下来用手探了探,下面的夯土石垫层他们还能理解,面这竹架子还有这稀泥是怎么回事儿就完全不知道了。

“此是石泥,干后却是比夯土坚硬些,风雨后也不会泥泞塌陷,只是所得不易,效果也还需要试验调弄。”

李左丞和霍大监互相看了看,都没太听明白,却也不好再问。

再往北走,铺设好的路面盖着厚草垫子,面淋了水,温漉漉的把水泥路盖在下面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