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安南经略

大唐朝请郎 宁溪南 1612 字 2022-10-05

“关中与吐蕃,相差几何?”李泌看着沙盘伸手丈了几下,不得要领,便开口问询。

“以东海之面起算,关中均数在四百以左,而吐蕃均数在四千以左,十倍相差。”

以左,就是以上。古人以左右分上下,左是超过,右是不如。左为尊,右为谦。

后世之所以可以随时征调大军进入吐蕃地区战斗,是因为那是热武器,不需要太大的体力消费,而且有点反应或者出现病状对整体战斗力影响不大。

可是大唐这个时候不行,冷兵器时间,靠的就是军将的体力和个体武力,这个高原反应就成了生死大敌。

“爱卿是说,关中与平卢兖海之地相差四百?此四百以何算计?”

张军在心里换算了一下回答:“四百之数,当合百三十丈以左。”

“竟然是如此之巨?但为何感觉不出?”

“陛下,沿海到关中,是一点一点增长上来的,非陡然形之,自然感觉不到。江河东流之因便在此。水往低处流。”

李适想了想,看了看张军:“那岱岳之山高几何?”

“最高峰千五百之数,合四百九十五丈以左。”

“节下,吐蕃之地,可有解决之道?”李晟没搭理李适的话题,满脑子都在想怎么搞定吐蕃。

“有。封堵出入门户之地,择地训练军将。只需将军将置于偏高之处正常操练,身体便可自行适应,如此反复,最迟,一岁可得。”

“节下以为何地适宜?”

“南诏。”张军走到沙盘边上有手相指:“吐蕃门户,以南以北,中间仅以雅州尔。以北诸地在朔方,在西域,有回鹘可用。

而以南,在身毒,在南诏,而尤以南诏最为通畅,可出入大军。所以,某必取南诏,在此操练军将,伺机以动。”

“也可切断南诏之供奉。”李泌点了点头。

“收复失地,开辟铁矿,监视岭南,还可虎视陆真腊。”李勉也终于通晓了张军的全盘计划,捻着胡须看着沙盘,开始算计得失。

“安南经略如何?”李适问李勉。

“安南近岁有些虚浮。彼地湿热多山林,毒虫瘴气密布,而彼人多在化外,愚鲁野蛮,多为海船路经补给,其他甚少往来。”

“据臣所知,安南多以蛮酋部族,并未教化,而多与南诏款曲。”张军在一边补了一句。

“节下如何得知?”李勉问了一句。并未有何不满,只是奇怪。

“回首相话,某欲征伐南诏,如何不先行打探?”

“原来如此。”李勉笑着点头,并没把张军说的安南土人和南诏勾连当成什么大事。

事实上,这也是导致后来安南土人勾结南诏成功割据独立的原因,对这些蛮芜之地,大唐向来兴趣不大,管理的也松懈。

这地方大唐属于接班,是秦代始皇帝打下来的地盘,因为可以出海琼岛这才立了交州,制经略使,要不然弄不好也就是个羁糜州。

所谓羁糜州,其实就是自治地区,名义上的属地,大唐是基本上不管的,只要你顺从不背叛就好,怎么管理你随便。

其实大唐的地盘大多是接班,也就是平了回纥算是开疆,连西域其实都算是汉朝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