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4章 老外也有心眼儿

真的不是重生 宁溪南 1208 字 2022-10-05

“我知道第一批飞机要到,但不知道具体是哪一天。”王洪刚接了一句:“提前也没有通知,好像弄的挺仓促的感觉。”

他扭头看了一眼在那边比手划脚指挥的布雷:“这洋鬼子也不知道在搞什么鬼。”

刘市笑了笑,说:“我到是能猜出一点东西。咱们开始航空发展以后,播音其实并不是主要供应方。

我们先是和卖道合作,后来又有了空客,这两家公司的体量都比播音要不管是市场占有量还是知名度都要小。

但是在我们国内,这两家拿到的订单却始终比播音要多,我们的国际航班是近两年才发展起来的,以前都是国内飞一飞嘛。

而开始国际飞行以后,因为历史原因,我们当时选择了空客。这是他们的原因。”刘市指了指航总的代表。

航总的代表笑着点了点头:“原来我们运营民航的时候,主线飞机就是进的空客,便宜嘛,那时候没钱。

后来运营这部分转出去单独成立地方航空公司,大家各自购买飞机的时候,因为飞行员适航的原因,大都又选择了空客。

都是空客的飞机,飞行员只需要十几个小时的适应就能飞了,比较划算。”

“其实这也是空客的底蕴不如播音,”刘市说:“播音的机型每一款几乎都是独立的,单独立项研发测试,而空客不是。

空客到目前的所有机型几乎都是从300来的,不过就是拉长缩短加宽捏扁,对于飞行员来说没有什么太大差别。”

“您还懂这个?”张彦明看了刘市一眼,比较惊奇。这些人多忙啊,成天的大事小事麻烦事的,应该没有机会接触这一块才对。

“我怎么就不能懂?”刘市斜了张彦明一眼:“航空是大事情,当时征求意见的时候你没赶上,那会儿看了很多资料的。马虎不得呀。”

确实是这样,航空是大事,不能有任何马虎,而且资金有限,要花在刀刃上。

“你庐州的那个总装备厂什么时候能投产?”刘市放低声音问了一句。

“装备厂其实没什么,厂房起来就可以开工了,机械设备也不复杂,我们都可以解决,”

张彦明说:“这只是个开始,我的目的是生产配件,一点一点的增加参与度。”

“你鲁尔的商务飞机是自己造?发动机方面有把握吗?”

“飞机是由许多零配件组成的,不可能是一个工厂完成全部生产,大部分还是要靠采购。”

张彦明解释了一下说:“不过我们会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尽量带起来一批零配件生产厂,我们自己会建厂生产一些重要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