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第 51 章

“您慈悲,捐了这么多东西,我们身为善行斋的主事人自是要亲自登门过来谢您一遭的......”说话的是崔夫人,她惯来是个八面玲珑的人物,这会语气自然得同陆老夫人道了一番谢,言语之间虽是一派恭维,却不会让人觉得跌了身份。

反而会给人一种如沐春风般的感觉。

大概是因为马上就要同陆家结亲了,崔夫人笑着说完这一番话,又紧跟着添了一句,“日后受您恩惠的那些人,都会把您当活菩萨看的。”

是人都不会嫌弃别人的恭维。

尤其还是这样的话。

年纪大了,也就越看重生死,看重名声了,她这么多年一直做善事不就是想上苍让她多活几年?现在有这么多人把她当做活菩萨看,还会给她立长生牌,她能不高兴吗?

当然高兴。

因为高兴。

她甚至在心里夸赞起了萧知的做法。

其实最初知道要把宝安的嫁妆都捐出去的时候,心里是有些不高兴的,她知道陆家现在的状况,自己家里都没多少钱,偏偏要把那么一座金山送出去,她能高兴就怪了。

但她能说什么?

这事是她的儿媳和孙儿决定的,她也是当众应下了的。

为得又是陆家的名声。

她能不答应吗?

当然不能。

可她心里难免是有些责怪萧知的,如果不是萧知的提议,她也不会眼睁睁地看着这么一座金山从自己眼皮子底下被人拿走。

可现在——

陆老夫人耳听着崔夫人这番话,心里是说不出的高兴和满意。

今日崔、袁两位夫人亲自登门,回头带着那些嫁妆出去,肯定会有不少人瞧见,她再遣人把话扩散一番。

让外头的人都知道,这是他们陆家捐的银子。

宝安留下来的那些嫁妆,他们可是一丝一毫都没有动,全部捐出去了。

那可是能让一座小城的百姓衣食无忧一辈子的银两啊,她就这么大大方方的送出去了,可不就成了崔夫人口中的活菩萨?保不准就连天家知晓此事后都得夸她几句,给她送些赏赐呢。

原本心里遗留下来的不舒服在想到这些后,竟是烟消云散,钱没了还可以再赚,但名声可不是说来就来的......经此一事,他们陆家肯定会成为京中世家的楷模,就连王家都得避她们的锋芒!

她那个看起来没什么本事的儿媳妇还真是做了一件天大的好事啊!

越想。

陆老夫人心里就越开怀。

她面上没什么表露,只是挂着一道恰到好处的笑容,说起场面话来,“都是给百姓的,什么活菩萨不菩萨的,只要他们都好,我也就高兴了。”

冠冕堂皇说了一番,又同身边的平儿说道:“你去请老五家的过来一趟,就说崔夫人、袁夫人来了,让她过来接待一番。”

她是长辈。

自然是不可能由她出面接待崔、袁二人的。

只不过以前家里来人,都是由王氏接待罢了,可现在不说王氏还被她禁足着,就算没禁足,她也不想让王氏过来。

等平儿受命出去后。

陆老夫人眼见底下两位夫人略带诧异的模样,心下微动,这次的名声可都是老五家的给她挣得呢,再说她也想靠萧知替她挽回老五的心呢。

何况她心里也有打算让萧知执掌中馈的打算,这会便帮人说起话来,“我这个儿媳,虽然年纪小,处事却十分不错,这次宝安嫁妆的事就是由她处理的。”

她这一番话,可不仅仅是给萧知正名,也算是同她们隐晦的表露出府里的现状了,处理嫁妆和接待客人的事,原本应该由王氏这位侯夫人处理的。

如今却换成了萧知。

这其中意思也算是十分明确了。

看来这侯府还真的是变天了,崔、袁二人心下暗惊,面上倒是没有什么表露,只是心里想的却不少。

袁夫人向来不喜欢王氏,她是个性子直爽的,从小喜欢舞刀弄枪,没少被人在背后说“粗鲁”,王氏身为王家女,最会装腔作势,从来都是一副自以为自己天下最厉害的嘴脸,她看着就恶心。

她们做姑娘的时候就没少争执,如今各自嫁了人有了孩子,也还是看对方不顺眼。

好端端的,王氏怎么可能被人拿了中馈?肯定是做了什么不可饶恕的错事。

至于什么事,还用说吗?肯定是挪用宝安的嫁妆被人发现了,这才被卸了管家的权,想王氏以前自诩名门出身,平日里对谁都是一副爱答不理的样子,现在竟然挪用起自己儿媳的嫁妆,真是不要脸!

呸!

崔夫人心里想的也是跟嫁妆有关。

可她想的还要更多些,虽然他们两家的婚事还未公布,但是老爷和长兴侯都是知情者,想到王氏的这派做法,又想到陆家这些人自打宝安去世后的嘴脸,她就实在不忍自己的宝贝女儿嫁到这样的豺狼之家。

偏偏这是陛下定的主意,老爷和妤儿又十分满意,她就算再不肯也没有办法。

还好。

妤儿还有他们。

要是王氏敢胡作非为,欺负了她的妤儿,她可不会同她客气!

崔、袁二人各自想着事,后头又同陆老夫人说起闲话来,约莫过去两刻钟的光景,萧知便过来了。她今日打扮的比昨日要寻常许多,大概是在家里的缘故,一身素简又轻便的常服,可她生得秀丽精致。

即便是这样一番打扮,也让人眼前一亮。

她进来后,便先给陆老夫人行了礼,又朝崔、袁二人福了福身。

萧知虽然年纪小,可她身份却不低,她的夫君陆重渊虽然如今成了残废,但身上的功名官职可都还在,他既是五军大都督,也是陛下亲封的太傅,若论起官职,恐怕这两位夫人还得低萧知一筹。

因此也都起身还了礼。

等全了礼数,陆老夫人就看着萧知柔声说道:“今日两位夫人过来,你且好生招待。”大概是因为刚才被人戴了高帽子,现在她看萧知是越看越亲切,声音比起平日还要来得温和,“宝安的嫁妆可都准备好了?”

“回您的话,都已经准备好了,过会我便领着两位夫人过去。”

经了这两日的事,陆老夫人也知道萧知并不是什么都不会的孤女,这会听人语气沉静,心里更为满意,点了点头,没再多说什么,只是留下一句“那我先去礼佛了”的话头就起身离开了。

等陆老夫人走后。

萧知便同崔、袁二人说道:“两位夫人是在坐会,还是这会就去?”

“现在就去吧。”

不等崔夫人说话,袁夫人就先开了口,她忙得很,没空同这些女人们叽叽喳喳的说些废话,尤其是同崔夫人,她更是不想和她多待一刻。别以为崔、陆两家瞒得深,她就不知道了,这两家早就有结亲的打算了。

想到宝安尸骨未寒,顾辞那个孩子也生死不知。

可这两家竟然已经迫不及待的打算结为亲家了,虽然这也是陛下的主意。

可她就是看不得这两家人的嘴脸。

尤其是当初永安王府出事后,崔家就恨不得立马解除婚约的样子,更是让她厌恶不已,这也是为什么,她如今时常爱呛崔夫人几句的原因。什么书香门第,什么温柔端庄,不过都是一层面具罢了。

冷着一张脸,她率先跨出了门槛。

崔夫人看她这幅模样,脸上却是一丝异样都没有,还同萧知好脾气的解释道:“她就是这样的性子,你别介意。”

萧知自然不介意。

她也不是第一次和袁夫人接触了。

不管是袁夫人还是崔夫人,她以前都交涉过许多回,只是相比袁夫人,她以前更喜欢温柔的崔夫人罢了,如果能让这两人帮忙,那么父王母妃的案子倒是可以方便很多,只是这两人可以信吗?

她压着心里的思绪,同两人一道往外走去。

嫁妆是昨日就拾掇好了的,一件一桩摆的明明白白,萧知和崔、袁两人把东西都对了个清楚,即便早就知晓宝安的嫁妆丰厚,可真的看到这堆东西的时候,两人还是忍不住屏住了呼吸。

好在两人也都是瞧惯了好物的,不至于太过失常,震惊一瞬后也就恢复如常了。

“既然东西都齐了,那么我遣家丁拾掇下,一道送去善行斋?”萧知柔声提议道。

崔夫人今日过来的时候虽然也带了人,但这么多东西,显然她那些人手是不够的,这会听到萧知的建议,自然是笑着应下了。

萧知便也没再多说什么,让如意吩咐人去喊人过来,她虽然年纪小,但处事稳妥,说话行事也是一副不卑不亢的样子,尤其是面对这么多嫁妆,脸色也没变过,她这番模样,就连一直板着脸不说话的袁夫人都忍不住往萧知那边递了几眼过去。

脸上虽然没什么表示。

心里倒是暗暗夸赞起来,“这个陆家的五夫人还真是个不错的,就是可惜嫁给了陆重渊。”

她倒不是说不喜欢陆重渊。

相反。

因为她夫君和儿子都是将军的缘故,对于陆重渊,她心里其实是十分欣赏的,这个年轻人当初可是靠一己之力累下来的功勋和名声,一点都没靠他这个身份,十年间从一个普普通通的将士成为五军大都督。

这可不容易。

可欣赏有什么用?

现在的陆重渊成了残废,只能整日坐在轮椅上,虽然天家仁慈没有把官职收回去,可这也不过是明面上摆着好看罢了,纵观整个京城,还有多少人是真的把这位陆家五爷放在眼里的?

袁夫人心下叹了口气,面上倒是没什么表示。

只不过语气较起原先还是缓和了些,“好了,东西收拾的也差不多了,我们也该走了。”

虽然不清楚这位袁夫人为何突然缓和了语气,不过萧知还是弯着眉眼,神色如常的说道:“这会时辰也有些晚了,不如两位夫人留下一道用了午膳再走?”

“不用了,我们还得赶回善行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