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那些采访中的问答,有许多都是为了应付媒体,不让记者和主持人继续深挖而给出的回答。我那时没有喜欢过谁,也没有任何感情经历,又怎么可能给出确切的、有关于情爱的答复呢?

蔚先生竟然当了真。

说起来,他的确提到过自己经常看我的采访——就是上次去邻省参加《全程通牒》宣传的那回。

当时,我以为那只是一种礼貌的答复,所以并没有往深处想。

蔚先生还捧着我的脸,我们之间离得很近。

我无奈地笑了:“那些回答不全是真的,你可以直接问我的。”

他僵住了,不再言语。

“这么说来,蔚先生唯一一次问我本人,是在我醉酒的时候。”我又问,“无论是采访的事,还是奇楠香的事,为什么不在我清醒的时候问呢?”

蔚先生沉默。

过了许久,他昂首凑过身来,捧着我的脸颊,极其虔诚地亲吻了我的额头。

“对不起。”

蔚先生忽然看着我,极为认真地向我道歉。

“我本质是个卑鄙的人。”

“在你困难的时候,主动出现帮助你也好;趁你醉酒的时候,问你愿不愿意接受有特殊意义的珠子也好……”

“都是因为我不自信,所以想趁虚而入。”

我微怔。

他又说——

“我爱你。”

“但是何枝,你没那么喜欢我。”

第33章 沟通

这是我没有预料到的答案。

靠着采访的内容,来分析、思考人的喜好是极其不准确的事,作为一屿的老板,蔚先生不可能不明白这件事,可他还是这么做了,且看起来坚持了很久。

因此我才会疑惑——既然这样,他为什么不来问我?

这是个令人不得不在意的问题。

结果蔚先生告诉我,因为他不自信,想趁虚而入。

他说:何枝,你没那么喜欢我。

原来即使是他,内心深处也同样胆怯,小心翼翼地维持着这段关系的平衡。

我以为蔚先生和我一样,是在过去两年的相处中,才渐渐有了不同的心思。但从他三言两语的描述中可以得知,时间应该还要更早,至少比我想象中要早太多。

所以,时间要追溯到我刚刚进入一屿,和他只算一面之缘的时候吗?

我没有问他。

正如蔚先生所说,那个时候,我只将他当做恰好同校的公司老板,没有喜欢他。平心而论,若是当初蔚先生先向我告白,再向我提供帮助,我真的会同意吗?

或许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