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那不能这么说,在别人家做客,多少有些不方便,你将心比心,想想客人哪些地方不方便说的,你得准备好了,免得人家不开心,下次就不愿意来了。”

“我知道啦妈。你们把他当我兄弟,当自己孩子看就好了,他也就不会那么拘束啦。”

“那是自然的。要真有个这么出息的孩子,我……”妈妈仿佛意识到了这话不该说,就把话尾吞了。

席雨眠心情有点复杂,一方面高兴于妈妈对林驿桥印象这么好,另一方面又有些不是滋味,大概在妈妈眼中,他和林驿桥也差得远了吧?

爸爸妈妈在二楼的客厅看春晚,席雨眠不太爱看,就回自己房间去了。才八点多,外面的鞭炮声零零散散的,有时响有时静,他独自坐在书桌前,打开台灯,把常看的词选打开了。

自从去了明德私立学校,表面上看时间都被课业占满了,但实际上由于没有每天都去打篮球,也没有朋友,他一个人空闲的、无聊的时间反而比之前多多了。比如课间,比如吃饭时间,比如脑子混沌使不上精力的时候,比如睡前,过去因为有林驿桥在身边,这些时间他从不觉得会如此难捱,再以前,遇到林驿桥之前,这些时间他在家中,也没觉得无聊——可能就是有过充实的经历以后忽然没了,这种感觉才令他觉得空虚,甚至不知道该如何打发。

他想着林驿桥喜欢看词,就准备了一本词选,随时放在身边,有空就翻一翻。这本书是他在明德学校旁边一家书店买的,书名是《唐宋绝妙词选》。他那天在书店里随手一翻,就翻到了韦庄的那首《菩萨蛮》,那是林驿桥写在给他的生日卡片上的词,他过去在宋词的书上并没有见过,这个时候他才发现这首词的作者是唐人而非宋人。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在看到林驿桥写的词句以后,他觉得这首词似乎从前在哪里看到过。他看到这句话的第一眼,预存的悲伤和怀念就不知从何处涌出了——可是他确实从未读过这首词。

有时候席雨眠的意识会有一些奇怪的错觉,仿佛似曾相识,好像眼前的事已在过去经历过,那种感觉如此强烈,以至于有时,他分不清此时此刻是否就是当下。

可是过去又怎么能看到未来?除非未来也是过去?可是时间不是往前走的吗?谁赶得上时间的速度?

有时他会觉得时间也未必像他想象中那样,以固定的速度向前。假如一顿饭工夫只能吃一顿饭,可在梦里,也许可以过完一个人的一生。

反之,也许等到一束光穿越了银河系,梦中也才过了一个人的一生。

每当他这样想时,他都会阻止自己继续往下深思。梦是个奇特的形式,是在大脑中演化的世界——但梦是排他的,梦里的林驿桥就不是真的了。梦里,除了他本人,都是假的,那只是他的世界。

这段时间,他试图在明德学校的图书馆里找那位名叫“凌宏远”的作家其他的书,但发现检索不到。这位作家似乎只写了《明日帝国》这么一本书,但这本书在明德学校的图书馆也是没有收录的。它是如此小众,席雨眠本想买一本自己珍藏,也去问过学校门口书店的老板,但他们都表示从未听过或进货过这本书,席雨眠拜托校门口两个书店的老板帮他找这本书,老板们应承了,但到他放假回来的前一天,也都还没找到。

他想不起那本书的版权页写的出版时间了,但他总觉得那本书不是旧书,因为“网络”在帝国远未普及——几乎所有的学校也是在这一两年才将电脑连上互联网,更别提一般人家了。直到如今为止,他还没听说过哪位同学家中是有电脑的。

一本不算旧的书,书店老板帮他去批发处询问,得到的答案却是没有查到这本书的出版信息,这也真是奇怪。

爆竹声中迎来了新的一年,按杂罗的说法,过完年席雨眠就十九岁了。林驿桥说自己的农历生日是年二十九,因为腊月通常并没有三十天,腊月二十九要么就是过小年,要么就是除夕,他从来就没在家过到生日。最好笑的是,从杂罗虚岁的算法,林驿桥出生就一岁了,过个年也一岁,也就是说他出生两天的时候就两岁了。尽管才刚过十八岁生日,林驿桥过完年就是虚岁二十岁了。

大年初一席雨眠跟着父母去亲朋家拜年。姑姑们嫁得也不远,南郊也有很多邻居和亲戚要走,席雨眠跟着父母走了一上午,大人们见到他都问他学业,问他读几年级,一上午可谓相当难熬。小一点的时候他还喜欢拜年,那个时候吃的东西少,去到谁家都可以随便吃糖,吃年货,每年他最盼望的一天就是年初一。长大了就完全不同了,总觉得亲友们关心的都是他不想提的,父母面子上也不太好过——刚考上杂罗中学,尚可用大名声的学校糊弄过去,这一次转学以后,亲友们问起来总要刨根问底,又不知该怎么回答,委实尴尬。

最可怕的是去到了某个堂叔家,他说他儿子今年刚考进杂罗中学读高一,听说席雨眠转学了,不知是否有这件事?那话语当中完全是明知故问,父母听了也只好打个哈哈,说想让席雨眠读书更上一层楼,才给他转去了更严格的学校。

到了中午,回家随便吃了点儿年夜饭的剩菜,席雨眠就跟父母说下午要去找同学玩,不跟他们去拜年了。父母下午要去找爸爸的同学和朋友拜年,到时候免不了被一顿拷问,席雨眠觉得宁可待在家里也不去别人家了。

其实这个时间也找不到同学,同学多数也去跟亲戚朋友拜年了。他现在能找的人也就只有初中同学,在杂罗中学的同学他除了林驿桥,谁都不想见。

于是他又在家虚坐了一个下午,晚上就去外婆家吃饭,在饭桌上免不得又被外婆、舅舅、小姨问了近况。

大概是妈妈找过娘家人诉苦,所以他们对于“席雨眠为什么要转学”这件事没有什么疑问,反而问他在新学校感觉如何之类的。

可是能够意识到他们都认为“席雨眠对女孩子动手动脚了所以被开除了”也很难受,一顿饭吃得他也是如坐针毡。

好不容易吃过晚饭,席雨眠坐在爸爸的摩托车后架回家,觉得自己手长脚长无处安放——明明是个大人了,却还是个孩子,明明肢体健全,却什么都靠父母,吃穿靠父母,用钱靠父母,生病了靠父母,因为是孩子,所以还要跟着父母的朋友圈亲戚圈走;因为是孩子,很多地方都去不了,也不能随时见到想见的人。

要是能独立就好了,要是自己能赚钱就好了,要是能……能有自己的家就好了。家里,假如林驿桥也在,就好了。

第40章

年初二,罗辉他们来找席雨眠拜年,席雨眠就跟着他们去初中同学、老师家拜年了。熟悉的同学听说他因为打架转校还笑话他,那可比大人小心翼翼地刺探要令人舒服多了。

“我就说咱们眠眠怎么会老老实实上完高中,这一身工夫不白学了吗?”江智听完席雨眠的事以后都哈哈大笑了。

席雨眠不好意思对林驿桥说,初中时他其实也参与过一两次打架斗殴,也不是什么善茬,但他怕林驿桥不喜欢打架的人,所以他从来不提这件事。

“到底是哪个孙子那么倒霉被你揍了?有心理阴影了吧?”钱福还要刨根问底。

“你们能不能别提这件事了,丢脸。”

“知道丢脸很好,眠眠现在是正经人了,我们几个人就靠你出息了啊,将来考上大学别翻脸不认人。”罗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