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二节密室(求票,谢谢)

蝉动 江苏棹子 1606 字 2022-10-05

里面只有光秃秃的四面墙,地面没有任何物品,别说是藏个大活人,就算是藏一张纸都看得清清楚楚,看去可以放弃这条线索。

但左重不死心,他套鞋套钻进密室,刚进去就有了发现,那个神秘的女人一定来过,而且就在不久之前,因为香味非常的清晰。

虽然这里空气密闭,可老味道和新味道截然不同,他立刻让人拿来手电,一寸不落的检查起原餐厅的墙壁,只有此墙能通向店外。

但摸了又摸,敲了又敲,这么墙没问题,这个结果让左重陷入了疑惑中,他问小特务:“密室的构造非常巧妙,你们是怎么发现的?”

“当时柜门半掩,底板放的也很不牢靠,我们一碰就下来了,不然只有等测量现场面积时,才能发现这个密室了。”特务庆幸说道。

这是故意的,左重听完只有这个想法,如果那个神秘女人是日谍头目,以她在朱积胜家中表现出的谨慎,怎么可能忘记关柜门。

可为什么要这么做?

左重站在原地思考着对方的目的,让特务发现房间然后搜查彻底这里,这对她有什么好处,除了浪费他们的时间,没有任何意义。

时间?

这个女人想要拖延时间,而且除了被借用的餐厅墙壁,还有一个地方能通向店外,左重抬头看向了天花板,女日谍是想趁乱逃跑。

西式建筑的楼顶,都设有一层隔热层,通过隔热层可以到这一排建筑的任意一个店铺,左重让小特务搬来凳子,伸手向屋顶摸去。

可就在最后一刻,他的动作停住了。

梧桐街平时很安静,今天又是机枪,又是爆炸,最后连飞机都下来打了一圈,这把被疏散的客人们吓坏了,枪声一停就要求离开。

特务们倒也没为难他们,按照规矩把客人们集中到了一起,逐一进行登记,并拍摄照片留底,这是防止有漏网的日谍混在人群里。

本来这就是例行公事,没想到刚做到一半,一群特务蜂拥而来将人群团团围住,接着一个带着墨镜的年轻男子慢悠悠的走了过来。

客人们低声议论,不知道又发生了什么事情,可不敢闹事,先前被打晕的几人还没醒呢,只得乖乖站在原地,看看对方要干什么。

........

左重说:“余下在(作者的话)里,就在文章结尾处,白天更换,字数一样,不会多扣钱。”

........

我以为从生物学的观点看起来,人生读来几乎是像一首诗。它有其自己的韵律和拍子,也有其生长和腐坏的内在周期。

它的开始就是天真烂漫的童年时候,接着便是粗拙的青春时期,粗拙地企图去适应成熟的社会,具有青年的热情和愚憨,理想和野心;

后来达到一个活动很剧烈的成年时期,由经验获得利益,又由社会及人类天性得到更多的经验;

最后生命火光便闪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