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2页

那个女知青也要脸,气得直哭,也就没有给原主写信。

于是原主就不知道,叶父叶母疼爱她是真的,可是,他们更加看重家里的“根儿”。在原主第一年参加高考被阻止后,叶父叶母即便是残疾了一个,还是想要来徐家村接女儿回去,至少也要陪着女儿,把第二年的高考给参加了。

可也就是那个时候,叶父的一个兄弟跑了过来,抱了一个四岁的小男孩给叶父叶母,表示要把小男孩过继给叶父叶母。

叶父叶母当时就惊喜万分,于是也就没有去接原主,而是仔细照顾着这个过继来的小儿子。

他们还是爱着原主的,只是,那份爱,远远不足够他们牺牲更多一点,去将在承受暴力的亲生女儿给接过来,养在家里,承受别人的指指点点。

这年头,离婚的女人,是真的会被人指指点点的。

原主还是知青。知青抛弃丈夫,岂不是更让人各种指着鼻子骂?

于是,想要照顾叶家的“根儿”的叶父叶母,考虑了很久,只是给原主寄东西,完全没想过来接原主回去。他们觉得,这样就是对得起嫁出去的女儿了。

叶梨:“…………”

叶梨还能说啥?想想剧情里面,后来这叶家的“根儿”把从叶父叶母得到的东西,拿回去补贴亲生父母,最后把叶父叶母给赶了出去,叶父叶母真正无家可归、贫困无依时,才想起来来到了徐家村看女儿,结果才知道女儿已经疯了。

叶大佬心说,如果不是原主的愿望里,有尽量照顾好父母这一条,她绝对不会太多的管这对父母的。

就是现在,叶梨给他们寄东西,也都是寄他们这个年纪穿的衣服和布,还有少量的粗粮,其他东西是一概不给寄的。完全当没有那个叶家的“根儿”。

待到在市里寄完了东西,叶梨才在市里逛了起来。

这是一个过渡的年代,人们想要美,想要富,却又不敢美,不敢富。

可到底上面宽松了下来,人们也的确敢放松了一些,街上卖衣服美食的人多了一些。

叶梨在街上转悠着,琢磨着她要怎样在这样的年代赚钱,好能够积攒上一笔钱,带着两个孩子去南面。

——这样一个年代,既能崛起,何苦委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