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6页

送无法魂归地府、又无阴差来牵引的鬼回去地府的事情,叶梨向来是顺手便做了,不顺手,隔上几年的中元节,做上一次,也是为地府增加业务量,顺便积攒功德……

众鬼登时大喜。

它们这些鬼,当初会留下来无法去投胎,本身就是心有执念。只是,再多的执念,随着下一辈的离世,时间的消磨,也早已散去了许多,空六它们在这时间一日日的消磨时光。若是能有机会去地府投胎转世,自是最好。

那些仍旧心有执念的鬼,倒也觉得这是好事。万一有一日,它们的执念消了呢?或许就可以寻这位殿下,送它们也去地府了呢?

当即众鬼纷纷拜倒在地:“殿下大仁,多谢殿下。”

大部分鬼魂纷纷散去,只留下符合叶梨要求的鬼魂。

这些鬼魂里面,倒也有精明能干的,当先便站出来,挑了能写字的人出来,将众鬼分作几队,分别写明它们家在何处何地,何时何乡生人,家中还有何人,家中的有才干的是何人,需要何种帮助洗清冤屈等等。

叶梨见状,又道:“若是家里有女子有才,也可说明。”

众鬼自是应下,待叶梨当场烧了些衣裳纸钱和笔墨纸砚给它们,又开始烧香,供给京城的游魂散鬼饱腹,众鬼不禁面露哀戚和感动。

如今施行的毕竟是愚民策略,故而留下的鬼并不算多,统共也只有七八十个鬼而已。

但这些对叶梨来说,倒是正好足够为她所用。

尤其,这些鬼蒙冤受辱而死,明明是天子脚下,朝廷却毫不在乎他们这些普通百姓的冤屈,这些鬼魂也好,鬼魂的子女也好,未必就对如今的朝廷有多满意,叶梨用起来,也能安心。

她正琢磨着,就有一鬼说完了家中的一子一女,都识字能干,如今家里仅剩下的绸缎铺子,还是女儿梳了头,表示再不嫁人,抛头露面的在仇人的打压下赚钱,儿子则是在书院读书,想要考出功名来为家族伸冤。都是能为殿下所用之人。

可那鬼迟疑着,又道:“我家中还有一位叔祖,生而知之,过目不忘,十岁考中秀才,十一岁中举,原第二年便要参加会试,结果不知为何,被奸人掳走,我们家寻去,那奸人却道,他们的确是试图掳走家叔祖,但叔祖聪颖,已然逃跑,不知去向。

叔祖再回家来时,已然是四十年后,记得家人长相,却疯疯癫癫,似是已经痴傻。可叔祖归家时,是带了三张千两银子的银票,还有一匣子金元宝回来的。

老朽不敢多求,若是可以,不知可否看在这些钱财份上,请殿下对家叔祖稍稍照拂,并告诉犬子小女,当年叔祖回乡带回来的金元宝,家里也分了一锭,自该对叔祖当家里长辈孝敬,养老送终……”

那写字的书生鬼不禁看向已经走到它们近前的酆都储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