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六章:秋伤

春耕夏耨(nou4),秋收冬藏。

但对于临渊城外,杨村的农人来讲,这个本该是收获喜悦的时节,却显得无比艰难。

“今年刘老爷收数,平摊到每户头上,一千二百斤粮, 村里头大部分都交齐了,就剩你们几家还差着数。”

杨村的村长腆着个大肚,身后跟着一群壮汉,正朝着一户农家喝骂:“若是因为你们交不足数,刘老爷收回杨村耕田,你老杨家就是咱杨村的罪人!”

“村长啊, 不是俺不肯交,可今年四亩田就收了不到两千斤,若是交足了数,俺们这一家老小这冬天可就过不去了。”

扬大搓着手向村长哀求:“能不能先欠着,等明年”

“少废话,取粮。”

杨村村长并没有听杨大聒噪,手一挥,几个壮实的手下便闯入农户。

杨大被推倒一边,院中妻子被吓得紧紧搂着孩子,年轻的杨二暴怒,举着拳头便要冲上前,却被年迈的母亲拦腰抱住。

一家人只能眼睁睁看着筒仓的小门被推开,几个壮汉,装了满满四个麻袋的粮食走。

“我们只欠了三百斤的数,你们拿了四百!”

杨二再也忍不住了,拦在门口, 朝着村长破口大骂道:“你这样狠,我们怎么活!?”

“多拿的一百斤是罚数, 不然村里人人同你们这般赖, 村还怎么管。”

“我草你吗!”

杨二闻言,怒不可遏, 挥拳相向。

但胖乎乎的杨村长,只是抬掌,元炁一催,便将壮实的杨二飞也似的拍回院中。

几名背着麻袋的打手看着滚地葫芦一样的杨二,笑嘻嘻的避让开来。

“儿啊!”

年迈的杨母惨叫一声去将杨二扶起,但起身的杨二,却是更加愤怒了,又朝门口冲去。

村长再次优雅抬手,随着元炁喷吐,杨二又变成滚地葫芦。

看着年轻人在院中无助的翻滚。

几名打手笑得更大声了。

当你过分弱小的时候,如雷暴怒也像笑话。

满身擦伤的杨二红着眼再次站起,还想再冲,却被母亲拦腰死死抱住。

而杨大,已弓着身子跪在村长身边,泪声俱下的哀求道:“村长,求您行行好吧,若是真罚那么多粮,我们一家真不过去这个冬天了!求您看在两个孩子尚幼的份上, 给他们留一口过冬的粮食吧!求您了。”

“罚数是规矩, 规矩不能破。但孩子是杨村的未来, 倒是不能不考虑”

杨村长落下手掌,看着脚下男人,又看着院中被女人抱着的两个精瘦的孩子,砸了砸嘴道:“这样吧,这次就当是你主动交的粮,数就不罚了,另外,还给你出个省粮的主意。”

“多谢村长,多谢村长!”

听到不用罚粮,杨大惊喜抬头,千恩万谢后问起省粮的主意。

就看到村长先指指杨母,又指着远处的山。

“老了,做不动的,活着也是浪费粮食,不如让孩子多吃两口。”

村长幽幽说完话,伸手从已经走到身后的一名壮汉手中接过一袋粮食,随手丢进小院中:“孩子们食量越来越大,明年收数可能还要涨,拢共两口劳力,开不了源,就得节流啊。若是明后年真供不起了,你舍得将养了好几年的娃子送人?所以说,有些事,得要早作打算啊。”

说完话的村长,便带着打手,驾着收粮的大车,离开杨家小院,往下一户去了。

而杨家的几人,看着院中那袋粮,则是久久失神。

“老大啊,村长说得没错。”

一片死寂的小院里,杨母率先开口:“娘老了,做不动了,活着也只是浪费粮食,明天就把娘背上山吧。”

“娘,你在说什么啊!”

听到这话的杨二急了,指着院中粮袋,慌张道:“大哥把粮食讨回来了,咱有粮食了,你为啥要上山,再有,您才不到五十岁,哪里老了!村长老母前些日子才过了九十大寿,她都不上山,凭啥你上山!”

不到五十岁的农妇,头发花白,两颊凹陷,身体佝偻着,听到杨二的话,她伸出粗糙黒瘦的手掌,贴着年轻人慌张的脸。

“长兄为父,以后你要听老大的话,你俩兄弟齐心,肯定能把日子过好。”

杨母朝杨二交代完,又朝低着头沉默的杨大道:“老大,村长说得没错,你父亲走后,娘就吃了三年白食,你们兄弟已经够孝顺了。少个累赘,两个小的才能吃饱,说不定还能攒点粮食,等过几年孩子能下地了,苦日子也就熬到头了”

“娘,您不会真想上山吧!”

杨二听到这儿,终于忍不住了,双目含泪朝着杨大质问道:“老大,你不会真想送娘上山吧!?说话你说话啊!”

面对杨二的激动质问,杨大还是没有开口,只是低垂着头,而院中的妻子,则是把两个孩子抱得更紧,深埋着头。

“别孩子气。”

杨母拍拍情绪激动的杨二,朝着杨大道:“老大,上山之前,娘想再求你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