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涿县官吏

刘安来到县衙时,县中听说了新任县令便是刘安的官吏都已经在县衙等候刘安。

吏一般是没有任职期限的,甚至有不少关系硬的吏老后会把自己的职位传给子辈。

因此涿县不少在任的吏,在公孙瓒还是涿县县令时便知道刘安这号人。

也知道他与公孙瓒关系匪浅,与前任县令郭渊的关系亦不错。

而且刘安在涿县修建庄园,大肆收纳灾民,可以想象,其财力亦非寻常。

除此之外,刘明南北商路打开,夏侯兰售卖的‘辣料’也都在世家豪门之间传开。

若非必要,涿县这群人精似的世家豪门,是绝不愿与刘安交恶的。

因此才造成了刘安去年前往九原上任,与此时在涿县上任的落差。

总之一句话,拳头才是硬道理,只有实力足够的人,才会得到别人的尊敬。

来到县衙,刘安与一众官吏稍作应酬后,便进了内堂,准备等贾诩到了之后,将涿县的情况与其说明,等他给出筹划。

在内堂稍坐了片刻,一盏茶还没喝完,贾诩便在亲卫的带领下进了内堂。

刘安示意贾诩在案桌对面坐下,将自己得到的情报说与贾诩后,问道:

“先生以为,下一步当如何走?”

期间亲卫来报,常觉之父常封在县衙外求见,刘安让其等着,便继续与贾诩商议。

贾诩胸中早有计略,刘安问完之后紧接着便回道:“既然那常封正在县衙外,明公等会不若假装有宽恕之意,试探一番县中官吏的态度,正好找出那些与常家交好之人。县吏的态度,亦可进一步代表其家族的态度,如此明公便能找出部分藏在暗中的敌人。”

“嗯。”刘安明白贾诩的意思,他若假意宽恕常家,那站在常家那边的人必会趁机进言求情。

顺着贾诩的话,刘安确认般的道:“找出这些人后,将其记下,之后再想办法暗中各个击破。”

“不错。”贾诩赞同的点头,刘安十六岁的年纪,能有如此清晰的思路,也正是贾诩看中刘安的原因之一。

见到贾诩点头,刘安放下心来,带着贾诩吕布等人回到客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