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 赵鞅,帝王之相

二十一年前,即公元前525年,赵景子赵成不幸早亡,严峻的现实使得赵鞅不得不提前进入风起云涌、杀机四伏的晋国政坛。

时晋昭公在位,韩起为正卿,赵鞅代父上朝,为六卿之末——下军佐。

春秋末期,晋国公族弱,大夫势力强,赵简子为大夫,专国事,致力于改革,为后世魏文侯李悝变法、秦孝公商鞅变法和赵武灵王改革,首开先河。

只不过,这个时候的赵鞅,固然进入晋国政坛二十一年之久,却还是在一路摸爬滚打,被晋国现在的执政大臣士鞅打压着。

郁郁不得志的赵鞅,只能埋头发展赵氏的封地,任贤用能,韬光养晦。

“子胥,汝对赵鞅此人,有何看法?”

庆忌又将目光放在了伍子胥的身上。

伍子胥每每有惊人之语,这次也不例外!

沉吟片刻后,伍子胥便躬身道:“大王,以臣观之,赵鞅有帝王之相。”

“甚么?”

庆忌还没有诧异,坐在一边的范蠡与孙武都忍不住震惊起来。

“子胥,汝是如何看出,赵鞅此人有帝王之相?”

孙武很是惊讶的问道。

“我学过一些相术,偶有所得。我观赵鞅,眼睛炯炯有神,黑白分明,额头丰隆宽阔,此皆帝王之相也。”

伍子胥侃侃而谈,道:“额头丰隆宽阔者,目光长远,极具大局观,志向也比较远大,属于难得的‘富贵之相’。”

“而眼睛贵在‘神韵’,在相学中‘眼为君,眉为臣’。”

“若赵鞅一般,眼睛有神而毅力坚韧,双目显威,驭下之道甚善。这无不是帝王之相!”

伍子胥的这一套说辞,有些像是江湖术士的骗术。

但,由不得庆忌不信。

上一回伍子胥就直接看出勾践的鹰视狼顾之相,让庆忌多加提防。

范蠡促狭的一笑,问道:“卫尉,相术毕竟是玄之又玄。若在卫尉看来,大王可有帝王之相耶?”

范蠡甚是大胆,竟敢在庆忌的面前开这种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