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九章 回到现实(保底更新3000/10000)

不过受影响最直接的,应该来说还是江森的那些同学和校友们。

临近寒假结束,江森在外面接受央视采访,这群学渣却特么连寒假作业都没写完,家长们看着那些整天就知道玩电脑的傻逼就来气,于是罗北空25号就被他爹赶回了学校。

同样的,邵敏、张荣升甚至是胡启,也都因为差不多的原因,在假期结束前三天,就统统回来了。302寝室一下子恢复了往日的喧嚣,搞得江森只能回自习室做卷子。

另外还有一些江森不知道的破事儿,比方张瑶瑶被家里垃圾亲戚们的逼问下,为了给自己脸上贴金,恬不知耻地宣布江森曾经追求过她,但是被她拒绝了,在她的家庭内部,引起了大概持续了两个小时的广泛议论。

可饶是如此,江森依然是“名动天下”了。

只是“天下知”归“天下知”,“全球追捧”又是另外一个概念。

《面对面》对江森的采访,顶多是2006年2月23日那天晚上,划过天际的一道流星。很多人看过,被惊艳到,彼此之间对这件事有所交流,然后,要么记住了,要么遗忘掉,生活该如何还是如何,仅此而已。

十八中收到的访问,最多也就是几个路过学校门口的孩子,对着学校里面一通指指点点。

只有在网络上,这件事多少引起了一些口水仗——

王智在对江森的采访说,埋下暗雷的那些提问,虽然江森一个都没踩到,可仍然架不住个别眼红的人,跳出来对这个节目做一轮的全新的剖析和解读。

这些个自身没什么能耐、家里没什么条件,但又想出人头地,并同时见不得别人好的货色,在看到江森之后,就像看到了什么了不得的猎物,迅速地就扑了上来疯狂撕咬。

“为什么王智要问他,写作会不会影响成绩?有没有其他人看到?实际上我是想很相信央视的人的判断能力的,王智敢这么问,说明他一定已经掌握了什么证据。一个人,可能体育成绩无法伪造,学习成绩也或许是真的,但在兼顾学习和训练的同时,还能在短时间内写出两百多万字的,并且说什么卖到国外去,这一点,我是坚决不相信的。

我们有什么人去过海外吗?这个数据,随随便便就能编的,别以为央视记者去国外查证就那么容易,其实国外的很多消息,本来就是假的,尤其是这种所谓的畅销书销量。

我更加相信的是,应该是东瓯市当地,或者说江森背后,有什么人在利用这件事,故意打造江森这么一个形象。而且江森在接受采访的时候,显得异常的老练,明显是受过针对性训练的。但是如果他心里没鬼,他怎么会接受这种训练呢?

甚至的甚至,我们可以更极端地猜测,有没有可能,江森的一切都是假的。除了这个人之外,他的学习成绩、他的体育成绩,他的所谓的创作,还有那些社会活动,统统全部都是假象?

我觉得,这个猜想不仅有可能,而且可能不小!

所以我要奉劝江森背后的那些人,抓紧悬崖勒马,不要一错再错。造成运动这种套路,在当今的中国,已经行不通了,你们把他捧得越高,他将来一定会摔得越惨,甚至粉身碎骨。

等着看吧,一年半之后,我们见分晓。”

这破帖子,在《面对面》结束后的第三天,就开始在各大网络论坛上流传。狗屁证据没有,逻辑上也弱鸡得跟碎渣一样,但转发量仍然不小。

某后世知名汉奸方渣子,更是点赞、收藏、转发、评论一气呵成,在博客上评论道:“一年之后,坐等骗子显形,立此存照。”表现得相当权威、公正、理智、沉着。

然而,以他今时今日的这点流量,根本就没人鸟他……

说二二君造假的帖子,很快就在各大论坛上引起反弹,青山村的姑娘和小伙们,战斗力普遍强大又抱团,而且网络骂战水平极高,最多48小时都不到,李正萌和孔婷他们,就把质疑江森身份和成绩真实性的人,摁在墙角打成了网络社死。

毕竟江森的许多资料,度娘上全都能直接搜到。

一大堆的直接证据,让方渣子一群人很快变成了哑巴。不过认输当然是不可能的,最多只是倔强地关掉了评论,但转发的帖子绝不能删。

孔婷她们也向平台方做了举报,但举报并没有起到任何实质性的作用。

那些帖子,该留着还是留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