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自毁前程

烽火十国 青璃居士 1967 字 2022-10-17

古代虽然纳妾属于平常之事,但也不是想纳便能纳的!都是会先娶妻再纳妾。而且一般都是在妻子一年之内无所出,才会纳妾入门。如果在未娶妻时就先纳妾,传出去定会影响两家的名声,很可能会影响以后的仕途。越是达官显贵却是注重规矩。

周宗好歹是开国勋臣,掌控南唐数十年的盐铁大权后,家底更是数一数二的富庶,这种显赫门第,周娥皇又未过门,更遑谈无子之过,怎会允许李源贸然纳妾?

李源自然也不傻,真要纳妾当然不会选择娶妻前,否则便是作死。

只是周娥皇作为将来家里的主母,以后纳妾必须征得她的同意,否则定然家门不安。而李源并不了解她的性子,因此昨夜与刘氏商量之后,才决定从周宗这边先出言试探,毕竟他是周家的大家长。虽然确实有些冒昧,但李源也还是这么做了,不管是出于尊重,还是出于良心。

“岳父,您误解小婿了!莫气坏了身子!小婿知道分寸,自非朝三暮四的好色之徒,更不会令两家蒙羞,故而决不会在娥皇进门前纳妾。就算要纳妾,自然也是要征得娥皇准许的。”

周宗听到这话,看似呼吸平整了些许,接着冷冷地问道:“你既知分寸,方才又是何意?”

李源屏着呼吸,态度恳切地道来:“岳父,可否听我细说?小婿要纳的妾室,今日也进了府,唤作王靖瑶,小婿幼年在王家庄时便与她相识”

接着李源便将小时候与王靖瑶如何相识,以及此后发生的故事,包括先前在楚州的种种经历,统统毫无保留地告诉了周宗。故事有些曲折冗长,但众人也并非无情草木,听到末尾时,已纷纷对这李源口中女子的命运有了些许共情,倒是稍微理解了李源纳妾的缘由。

“便是如此。人非草木,孰能无情?王靖瑶和她的弟弟如今漂泊无依,小婿既与她相知已久,今日重逢,又如何能将她抛弃?但小婿已经有了婚约在身,又不能辜负岳父和娥皇的心意,故而与母亲商议后,今日贸然出言试探,一切都是小婿的罪过,岳父若有怨气,冲着我来便是!”

空气中久久弥漫着焦灼,周宗的内心十分挣扎。他本是极为守旧之人,经常对朝中有些大臣任意纳妾加以批判,自己更是唾弃这种行为,因此李源方才道出纳妾的请求时,一度对李源好感骤降,甚至有些后悔自己的抉择。

但李源之后说的这番话,言辞恳切,也句句在理,连他对那王靖瑶都有了深深的同情。看着一旁的刘氏也默认无言,他便知李源所言非虚了。那么李源便不是他所想象的那种忘恩负义的好色狂徒,却成了守信重情之人。

事已至此,周宗颇为尴尬地笑了笑,接着无力地向后倚靠,长长地叹了一口气,终是发了声:“唉!贤婿能如实禀明,倒是光明磊落!罢了!罢了!既有情,不可弃。你李源纳妾是你自家府上的事,老夫不便做主。只是你需谨记,娥皇过门之前万不可纳妾,若要纳妾也需问过她,切莫坏了我们两家的声名!误了大好前程!”

“多谢岳父成全!岳父开明,实为两家之幸!还请岳父放心,小婿此生定不会辜负娥皇!”李源终于是松了一口气,尽管知道周宗心里还是十分别扭,但不管如何,自己既然已经如实地事先说明一切,想必此后向周娥皇提起此事时,至少她的反应不会那么激烈。

周宗紧紧地闭上双眼,看似平静的表面下,内心却是一阵汹涌的翻腾,叫苦不迭!

早知如此,老夫何必费力请来那么多同僚旧属,甚至搬出了燕王殿下,去帮你解决楚州的事端?!

谁能料到一起私盐案,结果却成就了一桩姻缘!这么说来,竟还是老夫亲手促成的!娥皇,爹爹对不住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