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页

大妮道:“侯爷很大吗?”

沈原笑了:“等咱们进了京,弄不好爹也能得个侯爷。”

哇,大家都憧憬了。

沈原继续道:“我和你们说一句,那个小公子必定看不起我们,假如见面,肯定没好脸色,爹娘都不必放在心上,当他是个屁,也不用给他好脸。”

李氏迟疑道:“那行吗?”是个什么猴子爷呢,比县太爷都大,不搭理人家不怪罪吗?

沈大寿道:“听二妮说下去嘛!”

沈原就道:“爹,娘,咱们是靠着姑姑进的京,不要说那个小公子,就是以后京里的人,看不起我们的也多了,人家吃山珍海味,穿绫罗绸缎,使奴喝婢长大,我们家说到底就是泥腿子,你说他们能看得起我们么?”

“不过我要说了,我们全家清清白白做人,勤勤恳恳种地,老老实实纳税交粮食,他们那些眼皮子浅的才会狗眼看人低,对于这种人,咱们干吗要好脸色给他们看,我们确实没见过世面,可没见过世面不代表我们傻,到时候我们过我们的日子,那些对咱们不好的,一个都别搭理,也别觉得我们低人一等,你们看,昨儿县太爷都和爹称兄道弟,那是看在姑姑和皇上的面子上,所以除了他们,咱们家谁都不用怕,咱们不欺负人,也不能让人欺负了!”

沈大寿一个劲点头,李氏心里也松了,二妮说的对!咱们清清白白老老实实,凭啥看不起咱们!哼,我们也不稀罕他们!”

沈原从来没想把沈家人调教成京城里那些优雅懂规矩的上层人,沈大寿和李氏都成年了,让他们洗脱骨子里农民的习气,那不是一天二天能行的。

而且沈原觉得,农民怎么了,要不是这些勤勤恳恳的农民种地交税,京里的老爷全去吃屁去,沈大寿和李氏只要学些基本规矩,懂些道理就行,那束缚自己生活的世人眼光,沈原就不想让他们在意。

大妮哪怕把规矩学的再好,在那些贵人眼里也是个泥腿子,何必委屈自己迎奉他们,加上只要皇帝位置坐的稳,他们家就立于不败之地,又不掺和政事,沈家还真不用看旁人的眼色。

而沈大郎还小呢,进了京就开始念书,将来沈家的未来就看沈大郎的书念得如何,念得不好,沈家就是一个富家翁,念的好了,那才算有未来。

怎么看,沈家人都不必在意旁人的眼光,无欲无求才是不败之地。

不过说是不在意,到时候人家看到沈家那一副没见世面的模样,肯定会调笑,还要讥讽几句,沈原先给家人打了预防针。

胡公公坐在车前,听了一句半句,忍不住点点头,这个态度就很正确,京里头确实有很多狗眼看人低的,不过沈家人是当今太妃娘娘唯一的家人,人们对待沈家的态度肯定会有所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