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页

家里人可以大妮二妮大郎的叫,下人和外头人称呼大姑娘二姑娘,现在大妮要及笄了,这名字不得有一个。

沈家人肚子里没什么墨水,请蒋先生给孩子们取名,蒋先生批发了三个字锦,原,泽。

那就好办了,大妮用了锦字,沈大郎用了泽字,沈原还是沈原。

沈家说实话还真上不得台面,这大妮的及笄礼到底该怎么办,李氏头一个抓瞎,沈原也是两眼一抹黑,她能把住沈家大的大方向,可这种具体的典仪,她也不会啊。

好在关嬷嬷会,于是关嬷嬷统领,把及笄礼的流程详细告诉沈家人。

李氏一头听一头嗯嗯点头,然后问沈原:“记下了?”

沈原拿着炭条奋笔疾书,记下了!”

让她拿着毛笔记录,那是不成的。

关嬷嬷看着那炭条字,简直觉得辣眼睛,炭条字倒不是说丑,而是错别字太多,几乎每个字都缺胳膊断腿。

叫沈原讲,记下这些流程,当然是怎么快怎么来,那繁体字毕竟不熟悉,还是原本的字熟悉啊,最多回头整理的时候用回繁体字好了。

沈家的很多规矩都是现炒现卖,以往在乡下哪有这么繁琐,现在好歹是外戚,不能一直简化下去,所以沈家现有的规章制度以及家规,那都是沈原根据关嬷嬷的提点慢慢整理出来的。

大妮的及笄礼沈家并未请多少人,毕竟在高门大户眼里,沈家其实不入流,担着一个外戚的名头罢了,想要入这些夫人太太的眼,得沈家确实有拿的出手的人物。

现下沉家有啥?沈大郎就别说了,小屁孩一个,两个姑娘虽然能在外交场合干掉何家姑娘和罗家姑娘,在夫人太太眼里也不算能为。

沈家没惊动人,大妮的及笄礼办的平平顺顺,太后自然有赏赐,突出的是一副华贵的五彩璎珞项圈,却没想到康泰长公主也有及笄礼送来,除了衣料等物,还有一顶黄金嵌宝花冠,工艺精致,美轮美奂。

关嬷嬷以为李氏会把这些收人库内,没想到李氏却让大妮自己收了,将来也是你的嫁妆,你自己收着。”

关嬷嬷见过李氏整理库房,几乎是整理一样就说这是要留给沈大郎的,两个女儿在一边比着偷笑,那时关嬷嬷认为李氏也不过是偏爱儿子的普通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