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页

王家看了沈家如今的装修,心里有了底,把院子装修的舒适又漂亮。

李氏和王太太一见如故,说不出的投契,两人总能八卦上半天。

关嬷嬷眼睛利,一看就知道王太太刻意逢迎着李氏,这也无可厚非,王太太一介商人妇,如今和公府联姻,她能不逢迎李氏?

但王太太的言行举止让人看不出丝毫掐媚,总是那样的亲热又不过分,李氏当然被亲家母拍的舒服之极。

自从和王家联姻,沈原那鼓捣自己财产的劲头也泄了,她就是鼓捣的再厉害,王家随手送的礼就让她之前鼓捣的没了任何意义。

她生日了,王家给她送了生辰礼,大妮也不过自己弄了几样绣品打发了她,王家送的衣裳料子摆件等物都不说了,特别是那一匣子珍珠,几块羊脂白玉和成套的宝石头面,就把沈原辛苦弄到手里的几十亩地给比到了脚底下。

那羊脂玉还是料子,整块没有一丝瑕疵,泛出温润油亮的光泽,摸上去细腻无比,关嬷嬷也赞叹:“这几块料子拿给玉坊雕琢,无论是出镯子还是簪子都是极难得的,二姐姐儿让雕个整套的头面,等年纪大了,可当得好东西佩戴保存。”

沈原就道:“那王家怎么就这么富呢?”

关嬷嬷笑道:“王家几代经商,攒下这些家业也是正常,可惜的是王家未有人出仕,就是做生意也不敢过于露头,如今和咱们家结了亲,那是再无顾忌的,家业不得再扩大几分。”

也是正理,现在沈原不再折腾扒拉自己的产业了,她发现地位才是最好的产业,沈家之前是什么形容,如今又是如何?还不是地位往上升了,钱财跟着就来了,小门小户一年辛苦到头,也不过糊弄一家子的肚皮。

王家经商可不是一代两代的事,据说祖上就是货郎出身,王家宗祀里还供着老祖宗挑货的担子呢。

沈原的敛财速度完全比不上李氏收礼的速度,就是她自己,也是礼物来的多且快,产业的收益可以忽略不计。

既然不用计较蝇头小利,沈原就把目光放的长远了,关嬷嬷偷偷松了口气,公府小姐,一门心思想些黄白之物,虽则因着出身受限,也不能如此一直短视啊。

偏偏这二姑娘自己注意正的很,谁说也不会听的,爹娘又不管,竟是任她想如何就如何的。

自从来了这里,沈原其实也在思索自己的出路,女人,无论是什么时代的女人,大众能接受的出路就是嫁人,现代略微好一点,只要你有能耐养活自己,扛得住来自亲人朋友的压力,你能选择独身一辈子。

古代的话,独身女人的下场几乎都很悲惨,除非你是公主,沈原现在的身份很高,但是不贵,她想在古代生活的自由,就得另辟蹊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