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页

小泉城的人知道沈原屡屡获胜,无不拍手称快,给她上的长生牌位都多了几座。

朔阳这里没了坦戎人骚扰,杨林可以把目光转回大康内部,他表面上答应和秦兆英联手,看似也规规矩矩没有肆意出兵吞下周围地盘,实际上杨林早就掌控了周围的城池,不过是等着秦兆英和伪朝鹬蚌相争罢了。

沈原愿意去打坦戎人,但是她并不愿去内战,对外杀再多坦戎人都是为了同胞百姓,对内?不过是替人替己争权夺利罢了。

好在现在也不用打,只要等着看着就行。

秦兆英当然也不信杨林会乖乖听话,他只要一个明确的表态就行,等到他稳定了形势,杨林的脑袋不低也得低。

他的儿子们还在鸡声鹅斗,好在都知道如今是父亲的大关口,上了,一家子就成了云端上的人,那时候争夺起来还不迟,现在闹大了只会让父亲厌恶,得不偿失。所以秦兆英觉得自己家里还是和气的很。

其实,他的麾下早就是三个嫡子为一派,掌军的庶子又是一派,只不过面上不显罢了。

秦兆英手里也有一个大康皇室子嗣,比伪朝那个血统还近一些,他就举着这面大旗对伪朝开战。

杨林当然十分关注,他可不想等着秦兆英掌控了局势来压自己一头,他不过是避开伪朝和秦兆英的锋芒罢了。

在秦兆英和伪朝死磕的时候杨林暗搓搓的扩张自己的地盘。

他要带军出征,朔阳留下五万兵马,沈原是其中之一,杨林郑重向沈原托付,边关百姓就交给你们了!”

沈原扫荡了这么多坦戎人,现在已经是定远将军。

沈原拱手道:“末将听令!”

杨林带领大军争权夺利去了。

和沈原一起守在边关的是宣威将军邓光,此人用兵稳健,这也是杨林放心让他留守的原因。

邓光年纪在五十上下,也是杨骏手里的老人,他便是没跟着杨林逐鹿大康,凭着手里的功绩将来也少不了他的功劳,他有意无意的替沈原可惜,当兵的没有战绩就没有提升空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