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页

“对啊,爹,不记,就这么稀里糊涂花钱挣钱啊,不是长远之计。”

宋福生觉得有道理。

眼下,他们这伙人吧,之前逃荒,第一批那七家,估计手里还能剩点银钱,比如身后不远在推车的高屠户,那位老屠夫,手里指定还有些银子。

而像宋富贵那种,那指定是已经一点银钱不剩了。

长此以往确实不成,不能总让人倒搭吧,他们这伙人得像个生产队那么管理。

“闺女,那你看爹这么安排行不行。他们之前凑的四十多两银钱先放一边,到时候再议,那是另一码事。咱就只说卖松子卖蘑菇挣的,打比方最后全卖了,有一百两银钱,这就算是公家钱了。”

“对,公家钱。”

“然后一百两,打比方花八十两买粮食等必需品,咱吃大锅饭。”

宋茯苓补充道:“大锅饭,要吸取历史的教训,不能谁想吃多少吃多少,那早晚吃穷了。还是像现在似的,要定量供应,我终于明白我奶了,唉。”

“恩恩,然后像咱家条件好,允许吃完大锅饭开小灶,或者直接开小灶,这是自个愿意的事儿。”

“是的,爹,咱家必须开小灶,要不我会受不了。你也可以告诉大伙,往后挣了公分,公分多的,给他们算完银钱,半年一算银钱,或者开头难,大家手里紧,三个月就一算银钱。算完他们要是有富裕银子也可以想吃什么吃什么,想买什么就买什么。”

宋福生眯眼:“可定公分,大伙每天拿多少公分,这得细琢磨一番。还有时间长了,干多干少的,能不能偷懒呢?”

“所以,爹,您不止要实行生产队那一套,也要把公司法那一套用上。得成立监事会。十天一评比,表现不好的往下减公分,有特殊贡献的可以升公分,给大伙积极性调动起来,为拿十公分而自豪。”

这爷俩越说越投机。

他们俩也不研究一下,公分最后换钱需要不停有项目创收,创收的过程中大伙不停干活,最后按照每人得的公分给开工钱,创收项目才是重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