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页

宋茯苓在心里算,要是按照她用人民币的算法,一斤米等于八块多钱。

而且之前她特意问过她爹,宋福生听了她这个算法后,结合古代记忆是认可的,只是说有些方面不同。比如看病,和他们采松子一个道理,采药也麻烦,药贵,穷人病不起,不能和现代比。

糙米呢,糙米多少银钱呢。

店小二扒拉扒拉算盘,一两银子能买220斤糙米。

宋茯苓又用她的算法:合四块多钱一斤。比前面街口那家粮铺子便宜些。

面粉,细面。

店小二瞅瞅宋福生和宋茯苓的穿着,听这俩人说话挺利索,可你们穿这样,一看就穷,还打听什么细面精米。算了,爱问就问吧。

细面一两银子一石多,能买140斤面那样。

宋茯苓:人民币7快多一斤买。比起买大米吃,不如买面粉。

小二没等再问,赶紧告知粗粮价格,他认为这俩人买粗粮的可能性更大,所以话也多了些。

劝说你们买粗粮吧,价格最是公道,一两银子能买二石多呢,260斤左右,比买糙米都合适。

眼下,南面不是打仗呢吗?咱们这里物价也涨。每年到了十二月,也就是下个月,粮价更是涨的邪乎,会一直涨到开春。听你们说想多买些?就趁着这次吧。

宋福生说,我要多买些,你能不能给便宜。

买多少。

先买三千斤。

小二惊了:“你家没地?”这是多少口人没地种等吃饭啊,一下子要买几千斤。

小二给掌柜的叫来了。